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态势界面多重视觉信息编码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mli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复杂任务为导向,信息承载量大且多维呈现的态势感知系统环境中,信息的可视化呈现方式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人机信息交互效率。本文以民用态势界面AIS信息服务平台为例,以复杂网络理论为研究基础,探究适用于一般态势界面的多重视觉信息编码优化设计方法,以提高界面的可用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建立了态势界面信息图元内隐关联表征方法。本文通过对复杂网络的基本性质、四个静态统计特性、常见的网络模型以及社团进行探究分析,以此为理论基础,将AIS信息服务平台界面信息系统抽象为一个复杂网络。通过分析界面典型操作任务,将“任务-信息”之间的显性关联转化为信息图元之间的内在关联,并以此为数据基础搭建出界面信息图元网络并可视化输出,实现界面信息图元内隐关联显性表征。其次,提出了基于界面信息层次结构的多重视觉信息编码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对界面信息图元网络中心度指标的研究构建节点综合重要度评价模型并以此为依据构建金字塔型的界面信息层次结构。通过基于感知分层的颜色编码方法和基于感知次序的布局编码方法对界面不同层次结构的信息进行优化设计,得出布局优化和色彩优化方案。最后,通过眼动追踪实验分别对布局优化方案和色彩优化方案进行绩效评价,由注视时间、注视点数目、热区图等指标的分析结果得出:基于节点综合重要度评价的界面布局编码和颜色编码优化设计可以有效提高界面可用性和认知绩效。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态势界面多重视觉信息编码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linear motor,PMLSM)由于具有功率密度大、效率高、结构简单和造价低廉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交通物流、军事设施和民用电器等各个领域。本文讨论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在永磁同步直线电机驱动控制系统上的应用,完成了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矢量控制和模型预测控制的仿真和
超表面作为一种高效实用的手段广泛应用于对电磁波的调控,并开发了很多功能器件。基于超材料的超透镜、隐身斗篷、波束偏折、波束分裂、电磁波聚集、雷达散射截面缩减等都得到了充分研究。可编程超表面将超材料的物理特性和数字域控制联系起来,通过控制编码序列改变超表面的功能从而实现电磁波的实时调控。基于超材料的微波加密成像是一种典型的图像加密方法,加密过程涉及到的属性例如波长、距离、极化方式都可作为加密系统的多维
射频指纹是指无线发射机发送信息时射频信号所体现出的瞬态或稳态的特征,又称为射频DNA或射频尺度(RF metric)。射频指纹好比人体指纹或人体DNA,可唯一而可靠地区分网络设备,弥补物理层无识别手段的缺陷。根据其具备唯一性、难以克隆性和稳定性的特征,在经过对数据的采集工具的开发、射频指纹数据的选择与处理以及识别算法的编写与改进,本文依靠射频指纹对手机设备做出识别,主要工作如下:(1)开发了一种基
介电相变材料是一类具有刺激响应性的新型多功能复合材料,其光电等性质可在外界刺激下实现双稳态或多稳态的切换,从而在光电开关、信号处理、传感等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性质取决于结构,如何以分子结构设计来准确的构筑具有介电相变的化合物目前仍是一项有挑战性的工作。有机-无机杂化物由于其独特的有机和无机组成表现出了优越的结构灵活性和丰富的物理特性,是有潜力的相变材料。我们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含有哌啶、哌嗪、
2011年,日本东北太平洋地区发生里氏9.0级强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丧失厂外电源,且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又使核电站应急供配电系统出现故障,进而导致核反应堆堆芯熔化、辐射泄漏。福岛事故之后,核电站的抗震安全再一次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和相关领域学者的研究,其中包括核电站地震风险的评价和基础隔震的应用。我国核电站基础隔震尚缺少成熟规范,有关基础隔震和选用不同参考地震对核电站地震风险影响的研究还较少。本文针对福
学位
随着物联网应用的推广,智能终端的数量呈爆炸式增长,使得ISM频段越来越拥挤,信号被阻塞的风险大大增加。射频接收机对阻塞抑制的要求越来越高,而Mixer-first结构在噪声系数和阻抗匹配方面都可以与传统的接收机竞争,因此研究Mixer-first结构的抗阻塞射频前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论文设计了一款Mixer-first抗阻塞射频前端电路。论文介绍了Mixer-first射频前端电路的研究背景,分
随着微纳光子学的发展,人们对光电子器件的研究逐步深入到微米/纳米尺度,而传统宏观的光电子器件测试手段难以精确研究微纳尺度的新现象与新效应,因此探索微纳尺度下光电表征新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设计微区荧光-光电流同步测量系统,在现有光学显微成像的基础上,发展微纳尺度器件的微区光电流像及和荧光图像的动态测量方案,同步分析荧光和光电流图像,以区分材料的结构组分,探究材料中辐射复合和
学位
近年来,规模化接入的分布式电源在缓解能源紧缺、减轻供电压力、提高供电效率和增加电网运行灵活性的同时,也给配电网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高比例接入的分布式电源改变了配电网运行特性,影响了配电网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给配电网优化调控带来了难题。本文从配电网实际运行特性出发,考虑不同时间尺度调控现状和需求,研究配电网优化调控技术并展开以下工作:1)分布式电源的高比例接入改变了配电网的结构特性和运行特点,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