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动词的名词化现象指由动词向名词或名词性小句的转换。此语言现象较频繁地出现于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摘要中。在研究动词的名词化现象的早期阶段,其着眼点主要在形态学和句法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词的名词化现象指由动词向名词或名词性小句的转换。此语言现象较频繁地出现于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摘要中。在研究动词的名词化现象的早期阶段,其着眼点主要在形态学和句法学层面。近几十年,转换生成、系统功能以及认知语法逐渐成为动词名词化现象的研究视角。动词的名词化这一语言现象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包括词汇、半小句和小句的名词化,且主要研究来自于研究生毕业论文摘要中的动词名词化现象。研究基于范畴化的理论框架,旨在从原型理论角度说明动词的名词化在实现过程中所存在的不同。本文基于语料库,应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语料来源于中国12所不同类型的大学,并选取其研究生毕业论文的200篇摘要。通过检索软件Ant Conc及数据分析对比工具Chi-Square Calculator的应用,根据6个典型的学术方向,清晰地展示并比较出摘要中不同类型名词化的具体分布。另外,还采取定性研究识别和选取由动词派生的名词或名词性小句,并分析揭示动词的名词化实现过程。根据本文的研究数据及结果,基于原型理论,可以实现不同类型的动词名词化,主要表现如下:1)不同类型的动词名词化的实现过程是不同的;2)语义不同、结构不同和功能不同伴随着动词范畴向名词范畴的范畴化过程而分别发生。本文旨在实现学术以及实践两方面目标。学术方面,从认知层面进一步探索动词的名词化现象,基于原型理论来阐释不同类型名词化的实现过程。实践方面,本研究为毕业生论文摘要的写作提供一些应用动词名词化的新视角。
其他文献
汉语代词“他”是我们在日常交流中经常用到的词,“他”有很多用法,包括指称用法、虚指用法、约束用法、接应用法等。本文主要研究“他”的接应用法以及留学生习得的相关情况
中动现象的研究是语言学界的热点和难点话题之一,有关汉语中动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动句以及与作格句的对比方面,而关于中动词(或中动动词)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意在前人
历史文献中有关汉晋时期汉嘉郡建置时间的记载,多有抵牾,其中主要有东汉建武十九年说、东汉灵帝说和蜀汉章武元年说三种观点。后世的学者大多沿袭其中某一观点而未对其进行辨
法家是先秦诸子之一,它认为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主张“不法古”、“法后王”,认为应该以法治国,并且将以法治国的理念变成了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讲,法家是真正的创新学派。对
形容词作为现代汉语词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语学习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欧美学习者在习得汉语形容词的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形容词的偏误现象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也很普遍。本文
本课题主要通过实践法、调查法和文献法开展研究的。课题研究实施途径有学科渗透、专题讲座、综合实践活动、打造社会性海洋教育的"航母基地"以及举办海洋教育周等。通过研究
摘要:本文以方式副词为研究对象,运用偏误分析法对泰国学生汉语方式副词偏误问题进行了讨论。笔者教学实践中,对泰国那空沙旺皇家大学、纳瑞宣大学和天素谛皇家大学汉语专业学
采用Fenton氧化法处理光伏废水的试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影响试验,确定Fenton氧化法处理该光伏废水的最佳处理条件是200 m L原水,pH值在3的条件下,硫酸亚铁的投加量为
国际油价飞涨,能源危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共同难题,这对于耐火行业的轻质隔热类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来说是一次机遇和挑战。轻骨料是轻质耐火浇注料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