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区为八家子-二道沟矿区,位于夹皮沟成矿带内,地处华北地台北缘东段边缘构造活动带上,产在花岗岩-绿岩带内,呈NW向展布,带内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黄金产地之一。八家子矿区和二道沟矿区金矿床属于石英脉型金矿床,与区内晚期脆-韧性剪切作用有关,矿体形态以脉状和似脉状为主。矿石中主要矿物为石英和黄铁矿,次要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等、一般为低硫化物矿石。主要的矿石类型为含金黄铁矿石,其次为含金多金属矿石、含金黄铁矿方铅矿石。矿石中金品位一般较高。本文应用样品中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分析来恢复矿体的隆升历史,求取岩体剥蚀程度的定量数据。为了测的研究区的成矿深度,还对研究区的矿床流体包裹体及其温压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为了对区域中金矿形成后的矿床的变化与保存进行分析,从而为区域内的金成矿潜力评价和深部找矿提供理论依据,对金成矿深度与成矿后剥蚀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二道沟金矿含矿石英脉中气液二相包裹体进行了均一法和冷冻法测温研究,结果表明Ⅱ型均一温度为310~425.8℃,平均温度为367.8℃,峰值温度320~400℃。盐度为1.8~9.8%,峰值5.8%~8.2%,流体密度为0.74~0.96 g/cm3。Ⅲ型均一温度为153.2~338.8°℃,平均温度为246°℃,峰值温度200~240°℃。盐度为4.6~11.6%,峰直6.7%~9.2%,流体密度为0.54~0.81 g/cm3。八家子金矿内含矿石英脉中气液二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94.7~323°℃,平均温度为202°℃,峰值温度185~230°℃。冰点温度为-3.0~-18.6°℃。盐度为3.23~18.96%,平均盐度为l1.6%,峰值9%~13%,流体密度为0.78~1.02g/cm3。从总体上来看,含矿流体为一种中低温、低盐度和低密度的流体。研究区二道沟金矿和八家子金矿的成矿压力分别为58~120MPa和25.1~95.3MPa,计算得二道沟金矿成矿深度为2.03 km~4.32km,八家子为1.02 km~3.24km。一般情况下,成矿的深度大,矿化的垂向连续延伸也越大,这在金矿勘查中有重要意义。说明二道沟和八家子深部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自130Ma以来研究区的剥蚀量很低,平均剥蚀量为二道沟矿区2.74km、八家子矿区2.71km,小于金矿床的成矿深度,相对来说矿体保存较好,深部有进一步找矿的良好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