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工持股制度最早起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问世以来,它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职工持股制度作为一种成熟有效的企业产权组织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蓬勃蔓延。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展职工持股制度,其发源于浙江温州、台州及山东周村等地的股份合作制,并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认可,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种制度已在我国股份制企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由于操作模式的非固定化,职工持股制度在中国推行中出现了一些矛盾,再加上该实践操作尚处于尝试阶段,没有一套很好的理论体系来指导这一制度创新活动。因此,深入研究职工持股制度,对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本文从职工持股制度的经济学理论思考入手,通过中西方持股制度的比较研究,得出其经验及借鉴意义。对职工持股制度的运作中一些敏感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职工持股制度操作的新设想,以期获得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一般操作模式,为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提供借鉴。本文认为,职工持股制度是我国社会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深化的目标之一。职工持股制度符合我国企业产权改革实际,有利于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构筑企业的资本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实现国有资本的战略性重组,保证国有资本的保值和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