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无线局域网中的动态频率选择技术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cuntian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通信3G 时代来临,人们对大规模数据业务以及无缝通信的需求日益扩大,使得宽带无线通信已经越来越多的获得广大用户的肯定。同时,无线通信设备的广泛使用,使得相互之间的干扰不可避免。这样,如何排除无线通信设备相互之间的干扰是业界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向。HiperLAN/2 标准是欧洲ETSI BRAN(宽带无线接入网络) 小组制定并发布的宽带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也是目前最完善的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我国对它的研究比欧洲发达国家落后,国内也鲜有这方面的研究。这个标准中总结了以往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的优点和不足,发展了一些新的技术,其中就包括一种称之为动态频率选择的新技术,用于排除无线通信设备工作时相互之间的干扰。这项技术只定义了无线通信设备之间通信信令协议,因此通信设备的干扰检测和选频功能的设计就有了很大的自由度,只要能够稳定检测出通信设备的干扰状况以及能够及时的切换至未受干扰的频道用以通信就是符合要求的。文中具体分析了无线通信干扰的种类、一些避免干扰的方法以及HiperLAN/2 技术标准,并对采用动态频率选择技术后通信系统误码性能进行了仿真,然后提出了一套干扰检测和动态选频的方案,最后对宽带通信和动态频率选择技术的未来做了总结分析,文中有两点创新工作: (1)结合工程实际改进动态频率选择检测算法,对采用动态频率选择技术的通信系统的误码性能进行了模拟环境仿真,对不同的算法检测性能做了比较。(2)提出了一套干扰检测和动态选频的方案。该方案主要对可通信频率进行处理,归类为可用通信频点和不可用通信频点。这样处理后就可以对通信频点进行转换,从而将受干扰通信频点转到未受干扰频点。动态频率选择核心控制部分采用FPGA 设计,仿真实现了预定的设计功能。
其他文献
CAD(Computer-Aided Design)是20世纪全球最杰出的工程技术成果之一,它具有提高设计水平、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增强行业竞争能力等优点。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快速发展、并行、高
被列为“21世纪的生物物理学”的重要课题——蛋白质折叠问题—是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尚未解决的一个重大生物学问题。随着对蛋白质折叠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仅仅通过考虑拓
随着北斗二代导航定位系统的应用及普及,研究圆极化天线,特别是宽频带、低剖面天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平面多臂缝隙螺旋天线入手,研究具有不同臂数的平面螺旋缝隙天线。作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T1DM)大鼠模型,用 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其成模后不同时间段(成模后第六、第九及第十二周)的认知功能,并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
随着现代高技术战争的发展,对大功率微波电子管提出了新的需求,并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促使真空电子器件向更大功率、更宽频带、高效率和高可靠性方向快速发展。高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