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根本保障,也是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更是确保基层繁荣稳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要求。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较为严峻,尤其是广大县级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强烈的发展诉求。但是在以往的体制下,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诸多限制和约束,发展乏力。县级政府由于权力有限,缺乏必要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资源配置能力,自身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积极性都严重不足。而长期以来的"市管县"体制,在促进地级市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成了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市域范围内的各种利益和资源不断地向地级市倾斜,以满足地级市的优先发展需求,导致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极大影响,不少地方甚至出现了"市刮县"和"市吃县"的现象。针对这些情况,亟需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彻底改变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局面。因此,国家从2005年开始着手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省直管县"的系列改革,以打破对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束缚,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打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可以说,"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已经成为我国地方政府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安徽省作为改革的积极倡导者,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从2004年开始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到2006年的"扩权强县"改革,再到2011年设立省直管试点县,在"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当然,我们也应看到,作为改革的先试先行者,安徽省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工作,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配套机制不完善、工作关系没有完全理顺、府际竞争加剧等,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改革效力的进一步发挥,需要在后续的改革过程中予以有针对性的解决。总的来说,安徽省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工作,立足自身,循序渐进,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很强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以安徽省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工作为主题,以安徽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并着重分析宿松和广德两个省直管试点县的情况。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人物访谈等多种形式,全方位了解和探索安徽"省直管县"改革的情况,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同时结合国内其他省份的改革实践情况,加以对比分析,对于安徽省在改革过程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