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以来流行文学的经典化研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usame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0年代以来,中国实行市场经济,社会进入转型期。文学的故有格局发生了变化,呈现出多元并存的景象,此时的流行文学在文学场域内有着充分的体现。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和流行文学地位的凸显,人们对传统文学经典的评判标准产生了质疑,并试图打破这种研究方式,找到更全面、多方位的评判方法。同时开始认识到“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的美学理念和一些政治倾向不再是评判一部文学经典的绝对、唯一标准,文学经典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制衡,需要不断被传播、接受、评价和认可的动态经典化过程。流行文学的繁盛除了得益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传媒的传播速度外,与读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读者是一部文学作品能否流行的最终决定者。流行文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读者眼中的经典,因此“民选”是流行文学经典化的主要建构方式,问卷调查及小说排行榜无疑是获取“民选”结果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五年为节点,搜集、整理了虚构类的流行作品榜单情况,以及月榜榜单畅销作品的累计上榜数。以此研究榜单中持续流行和反复流行的文学作品的规律。首先探讨流行文学生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人们对流行文学的认识仍旧停留在它的最初形态上,将其定位于言情与武侠。忽视了在历史化进程中流行文学实际存在于各个时期,并在不同的题材上均有所体现。本文在界定流行文学,分析其内在特质的同时,按读者群体与内容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厘清流行文学与通俗文学、网络文学、严肃文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对经典和经典化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同时从时间、市场、审美维度进行多方位探究。然后选取流行榜单中的部分文学作品,以内外部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它之所以能够成为流行文学中的经典的原因,以及其所具备的流行性与文学性。并探究影响和制约流行文学经典化走向的诸多因素,以生产模式、营销模式为例。除此之外,部分已存在于我们传统认知中的经典的“回潮”现象,体现出了在市场化经管模式,以及大众传媒的再创造、再传播下,使其与当今时代、接受群体的阅读趣味相融合,完成了文学的再经典化。最后探究在当代语境下流行文学经典化的文学史意义,我们通常阅读文学史都经过编撰者的筛选,和后人避轻就重的选择性描述。但流行文学史应当记录在某阶段的读者群体中进行广泛传播并引发“热”效应的作家作品,应基于史实,如实描述。并在指出流行文学经典化限度的同时,对其进行理性思考,如避免审美单一化,规避同质化文本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IL-2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频率差异,同时研究血清中IL-22水平变化与银屑病严重程度指数(PASI)的相关性。方法利用Sanger测序
易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以来,整体运行的效益在逐年上升,农民自愿参合的意识逐年提高,统筹基金的使用率逐年提高,新农合基金的管理逐渐规范有序,收支运行也相对趋于
任务型教学策略,就是将具体的任务作为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主动参与、思考与探究,从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并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
目的探讨后颅窝肿瘤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后颅窝肿瘤开颅术后并发皮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行局部加压包扎,2例行局部穿刺抽吸+加压包扎
基于可编程控制器和组态技术,采用梯形图语言编程对异步电机进行控制以及MCGS组态软件进行组态设计,实现了对电机当前运行状态的监控;介绍了基于MCGS组态软件与欧姆龙公司CQM
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不同的文化会赋予语言独特的语法和词汇结构,并极大地影响说话者的表达习惯和逻辑思维。本文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出发。结合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少
<正>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深入,各种现代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逐步进入地理课堂,如发现式、探究式、问题解决式、活动化教学等,这些教学模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注重地理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