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随着新闻媒体的快速发展,家庭收养开始广泛的进入社会大众的视野。被收养人与养父母矛盾激增,引起的收养家庭遗弃虐待等社会悲剧频繁发生,牵动着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对于收养问题的广泛讨论。本着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为被收养人寻找到最合适的收养家庭,家庭收养能力评估工作势在必行,收养评估的主体、内容、方法显得至关重要。2012年民政部下发《关于开展收养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第一批收养能力评估试点省份,希望通过这些试点省份,以此完善收养评估内容、规范收养评估制度,促进被收养人和收养家庭的共同发展。第三方评估机构作为家庭收养能力评估的主体机构,对收养评估结果起着决定性影响。其在评估环节面临着许多的干扰因素,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这些干扰因素,将会对家庭收养评估结果产生影响,进而给收养家庭和被收养人带来一定的伤害。因此,进一步完善家庭收养能力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评估流程,全面分析影响第三方评估人员的干扰性因素,解决第三方评估机构面临的困境对于我们全面推行收养评估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研究基于笔者实习过程中跟随第三方机构评估人员进行实地家庭收养能力评估工作,结合观察法和访谈法,对影响收养评估的干扰性因素进行了逐个分析探讨,希望能全面总结出第三方评估机构在进行家庭收养评估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影响收养评估结果的干扰性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和评估机构因素。针对这些干扰性因素,笔者结合文献研究法,通过对以往学者研究的整理,以及实习期间走访的收养评估家庭的实际情况,最终得出一些实用性建议,主要包括:优化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能力、优化第三方评估程序、优化第三方评估机构的监督、优化评估机构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第三方评估机构的研究,笔者试图根据我国的国情,以近几年来民政部对于收养工作试点改革为契机,为家庭收养能力第三方评估机构提出建议,从而进一步完善家庭收养能力评估工作。为最大限度的保护孤残儿童的社会权益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希望这些建议对家庭收养能力评估工作的开展有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