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碳化硅、单晶硅、蓝宝石以及光学玻璃等硬脆材料具有高硬度、高耐磨以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电学特性,广泛应用于现代装备和电子领域。由于材料自身的高硬度和高脆性,给加工造成了很大困难,使切割分离成为一道难加工工序。往复式固结金刚石磨粒线锯切割方法,由于具有切口窄、材料去除率高等优点被经常采用。在线锯切割过程中,工件进给速度和线锯速度的不断变化,会直接影响加工效率和切片表面质量。本文围绕进给速度和线锯速度,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iC单晶强等离子体超声微细切割机理及参数控制”(51575442);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组分复杂形状零件的微弧放电加工机理及参数控制”(2016JZ011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化硅、单晶硅、蓝宝石以及光学玻璃等硬脆材料具有高硬度、高耐磨以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电学特性,广泛应用于现代装备和电子领域。由于材料自身的高硬度和高脆性,给加工造成了很大困难,使切割分离成为一道难加工工序。往复式固结金刚石磨粒线锯切割方法,由于具有切口窄、材料去除率高等优点被经常采用。在线锯切割过程中,工件进给速度和线锯速度的不断变化,会直接影响加工效率和切片表面质量。本文围绕进给速度和线锯速度,开展硬脆材料往复式金刚石线锯恒力切割控制方法研究,通过不同的控制方法来减少切割过程中切割力的波动,进而提高单晶硅切片表面质量以及提升加工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论文在分析金刚石线锯切割过程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切割力分析模型,通过试验确定了单晶硅切割时的切割力模型系数,为切割系统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设计了以线锯速度、进给速度以及速比为控制量的恒力切割控制方法,基于LabVIEW系统,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算法。建立了单晶硅金刚石线锯恒力切割控制试验平台,开发了通过编码器实时反馈线锯速度和通过磁栅尺实时反馈工件进给速度的闭环控制器,可以实现比较准确的线锯速度、进给速度及切割力的测量。以此为基础,分别进行了线锯速度、进给速度以及速比为控制参数的恒力切割控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线锯速度和进给速度的开、闭环控制对切割力的稳定有较大的影响,速度闭环控制的恒力切割控制方法,使试验切片质量更好,加工效率更高;速比对切割力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速比为1.5时,切割力恒定平稳,切片表面质量好,从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对实际加工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水热法合成了负载镍粒子石墨烯(Ni-doped graphene)复合粉末,并通过粉末冶金法制备了负载镍石墨烯增强镍基块体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负载镍粒子石墨烯复合粉末进行表征。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负载镍石墨烯增强镍基复
注水是油田增产的一种新方法,但由于注水为高矿化度的水介质,加之油井周围有较高含量的H2S等介质,这样的混合水质会对注水系统产生严重的腐蚀,从而极大地影响油田的开采和油田设备的使用寿命。注水介质中添加缓蚀剂可有效防止腐蚀,尤其当注水管表面形成钝化膜后可以减轻注水介质的腐蚀,但是喹啉缓蚀剂在钢表面成膜机理尚不清楚,特别是对于已成膜的表面在使用过程的受到划痕损伤后膜的修复能力的研究仅限于理论分析上,极大
铝基复合材料(AMCs)因其轻质高强,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及耐磨性等特性,在航空航天、电子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其他增强体相比较,六方氮化硼(h-BN)具有高熔点(>3000K)、高导热及优异的耐高温性等诸多优异性能,被视为AMCs增强体的最佳选择之一。由于BN的化学惰性、层间结合力弱,在一定的温度下,BN与Al会发生原位反应生成AlN及AlB2,但是目前对该原位反应机理以及反应产物对铝基
功能梯度材料(Functionally Gradient Material,FGM)的化学构成、微观结构和原子排列由一侧向另一侧呈连续梯度变化,从而使材料的性质和功能也连续地呈梯度变化。正因为功能梯度材料这一独特性能使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工程、核工业等多种领域中。目前,很多研究将快速成型制造(Rapid Prototyping Manufacturing,RPM)原理应用于FGM的制备,但这
In2O3因其所具有的良好光学和电学性能而被广泛应用。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高温真空退火后非掺杂的In2O3薄膜及较高衬底温度下制备的掺钼In2O3(IMO)薄膜均表现出室温铁磁性,In2O3基半导体有关室温铁磁性研究的报道使兼具半导体性质和磁学性质的In2O3材料再次引发了研究者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对其磁性的起源仍存在着很大争议。此外,关于含本征缺陷体系的光学性质未见较为系统的计算分析。本文以第一性原
聚乳酸(PLA)作为一种生物可降解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光泽度、可再生性等优点。然而PLA成本高、韧性低、脆性大的缺点,限制了其在包装领域的应用,通常需要改性以提高性能。在众多改性剂中,天然植物纤维具备来源广泛、可再生、可降解等优势,已成为制备可降解复合材料的优良改性剂。本课题针对PLA的缺点,以三种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KH570)作为界面改性剂,对废纸纤维进行表面修饰,二氯甲烷
高压输变电网容量的增大,以及低压配电系统与控制系统对自动化和灵敏度要求的不断提高,要求W-Cu触头材料具有更优异的综合性能。由于钨纤维以其优良特性常作为非晶材料、高温材料、难熔金属等的增强材料,因此钨纤维增强的W-Cu复合材料可望具有更加优异的力学性能与耐电弧烧蚀性能。基于此,本文研究了混料方式对钨纤维分散性的影响;采用高温熔渗烧结法制备了不同含量、不同长径比的钨纤维增强W-Cu复合材料;研究了钨
钛酸铋钠(Bi0.5Na0.5TiO3,简称BNT)陶瓷是一种在室温下具有R3c相结构的A位复合钙钛矿铁电材料,具有高居里温度、大的电致应变、良好的弛豫特性和机电耦合性能等特点,有望应用于致动器、滤波器、超声换能器等领域。但是,BNT基陶瓷材料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较大的矫顽场和大的应变迟滞,较低的退极化温度(Td)使得陶瓷器件的工作温区较低,限制了 BNT基材料在实际中的应用。因此,本论文以BNT陶
与单一的干旱或洪水灾害相比,干湿复合事件可能对作物生产和粮食安全等造成更加不利的影响。然而当前研究对不同时间尺度的干湿复合事件的演变特征的关注不足,且其驱动因素及诱发的灾害损失亦尚未揭示清楚。本研究首先以黄河流域典型区域为例,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识别相邻季节(春-夏、夏-秋、秋-冬、冬-春)间的干湿事件并应用Copula函数计算两种情景(中度与重度互转)下的干转湿、湿转干、连干和连湿事件的
黄土高原是我国乃至全球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作为一种生态过程,与景观格局的响应关系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科学问题。近年来,黄土高原开展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草)工程,导致区域下垫面结构发生剧烈的改变。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显著改变区域景观结构和配置,对水沙过程产生显著影响。科学认识景观格局演变对水土流失的作用,对于指导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防治、生态恢复措施布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传统景观格局指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