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中小企业在经历了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洗礼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种成长不仅表现在企业规模和竞争能力的提升上,也体现在产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模式上向现代企业制度演化的趋势上。因此,对公司治理中的股权激励进行细化研究,找出促进企业发展更有效的途径,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与主板上市公司在股权结构和治理模式上具有广泛的差异性判断,由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在股权结构和治理模式上对于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的我国中小企业具有更加广泛的代表性,本文的研究致力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与公司研发以及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 根据代理理论、高阶梯队理论(UE)和管理层股权激励理论,通过收集和处理207家中小企业板上市企业2005年至2007年的年报数据,对董事会成员持股、TMT成员持股、董事会成员兼任TMT成员者持股、公司研发人员占总人数的比例、研发投入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净资产收益率(ROE)、每股收益(EPS)、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等进行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并根据实证检验结果对管理层持股、企业研发及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两两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首先,本文区别于以往的股权激励研究,将中小企业版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分类为董事会成员持股激励和TMT团队成员持股激励,并对两种不同性质的股权激励对象与绩效及研发进行了对比研究,企图找出股权激励相对更有效的激励对象;其次,本文还对股权激励与绩效间的曲线相关关系进行了拟合,并根据曲线拟合找出了董事会成员持股激励和TMT团队成员持股激励的拐点,从而为股权激励程度的区间划分提供了实证依据;再次,本文还对企业样本进行了科技型企业与非科技型企业的区分,企图细化股权激励对不同企业的效果的差异;最后,本文同时还对研发与绩效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探讨了股权激励、研发及绩效三者之间的两两相互关系。本文的研究,对企业的股权激励对象和股权激励程度以及股权激励效果的实现路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