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的表征从本质上讲也就是隐喻性的,不借助隐喻便难以表征时间。时间的空间隐喻是时间隐喻表征结构的主要维度之一,对此问题的研究是目前时间隐喻表征研究的重点。人类语言学方面的证据支持,人们使用空间隐喻来讨论时间,并且时间和空间之间关系是不对称的。很多的理论家认为,一些语义的表征和潜在的概念表征之间是独立的,也就是说人们在使用语言和不使用语言的情况下,人们的思维可能是不同的,那么就需要去关注语言这一模式是如何影响和塑造非语言的思维的。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在语言隐喻中是非对称性的,但是这种关系是否可以扩展到语言之外还不清楚。当不使用语言的时候,人们又是如何思考时间的,是否也一样依赖于空间呢?时间对空间的非对称性依赖关系是否也存在于人类概念体系中更基本的水平上呢?本研究采用了三个心理物理学实验,在Casasanto的研究基础之上,仍然采用Casasanto的研究范式,进一步探讨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实验一的目的是重复Casasanto的研究,对中文被试进行测验,验证不同语种的被试是否也会依赖空间来思考时间;方法是让被试观察屏幕上呈现的线段(水平方向的呈现),之后根据提示语再现线段的持续时间或者评估线段的长度;结果显示,在中文被试中,评估时间会受到线段长度的影响,反之则不然。实验二的目的是检验非语言情境中时空关系的稳定性,探讨空间表征的水平和垂直图示对时间表征的影响;方法是让被试观察屏幕上呈现的线段(垂直方向的呈现),之后根据提示语再现线段的持续时间或者评估线段的长度;结果显示,在线段垂直条件下,被试评估时间会受到线段长度的影响,反之则不然,且与线段水平方向的呈现条件并无差异。实验三的目的是简单预测物质经验表征的改变对时空关系产生的影响以及变化;方法是首先给被试呈现一个水平或者垂直的启动刺激,然后让被试观察屏幕上呈现的线段(水平或者垂直方向的呈现),要求被试对线段的长度或者持续时间进行再现;结果显示,当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一致时,被试评估时间时更容易受到线段长度的影响。三个实验中,长度和持续时间充分的完全交叉(crossed),这样刺激的时间和空间特性之间就没有任何相关了。刺激的一个维度就成为另一个维度的干扰项目:不相关的信息可以潜在的干扰任务的表现。通过分析两个维度相互干扰的模式来解释时间和空间表征之间的关系。实验的结果显示,人们在判断时间的时候,不能忽视相关的空间信息,反之不成立,即称为概念隐喻之中时空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不受和语言相关的刺激和反应的影响,稳定的存在于不同被试群体和不同方向的条件下。时空隐喻关系存在于我们更基本的对时空的表征中。结果还显示,人们对于看不到摸不着的时间概念的心理表征,可能受到感知或者运动行为的物质经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