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美汉学家宇文所安用他诗性的语言和西方的视野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中国古典诗歌及文化,先后创作了《初唐诗》《盛唐诗》《追忆》《迷楼》《他山的石头记》和《中国文论》等一系列解读中国古典文学的作品,对中国古代文化权力运作模式和传统知识分子心态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比较文学的视野和可能性。他对潜藏在文学背后更隐秘和更深层的内涵有极高的敏感度,所以能还原中国古典诗歌的最初状态,挖掘出文字深层的意蕴和话语参照。国内外很多学者都意识到了他“文本细读”方法的运用和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语境还原,所以研究他的著作也不断出现。新批评理论是现代西方形式主义文论中重要的一部分,其发源时期为20世纪初期,在瑞恰兹(I·A·Richards)和艾略特(T·S·Eliot)等人的文学批评中可以看到新批评理论的踪迹,之后新批评理论发展至成熟期,大约在20世纪40年代-60年代,在这段时间里,新批评理论一直是二战后最具影响力的一派。而宇文所安在60年代曾经在耶鲁大学学习,1972年获得耶鲁大学博士学位,之后便留在学校任教,而当时耶鲁大学的主流思想是新批评理论,受环境的影响,以及文学氛围的熏陶,宇文所安受新批评理论的影响较为深远。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进一步介绍国内和国外对于宇文所安关于文学研究的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主要依据中国文学的本体研究,以宇文所安解读唐诗为例,分析宇文所安解读唐诗过程中对新批评理论中文本解读方法的运用。第三部分通过新批评理论中语言复义、文本语境的虚构性和语境还原三个方面分析宇文所安的文本语境解读。第四部分,介绍宇文所安依据新批评理论的唐诗史观;通过研究宇文所安对唐诗的评价,从其学术成果中发现宇文所安的文学史观。文章在研读了宇文所安的著作以及与其相关的资料,并且认真研究了相关汉学家的著作,与此同时,关注宇文所安对于研究中国文学的研究成果。查阅大量文献,立论充足,并且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例如,文本细读法,文献检索法,个案分析等,期望从海外汉学家研究著作中了解研究中国文学的新角度,新方法,比较海外研究者眼中的文学与中国研究者自身眼中的文学的不同,以及导致不同的原因,例如,理念,角度,语言等,从国外汉学家视角学习中国文化也是对挖掘中国文学优秀传承的独特视角,对于整体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