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 相比单侧乳腺癌,双侧乳腺癌的发病率较少,且了解有限,本研究探讨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从而提高该病防治水平。 研究对象: 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期间收治32例同时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同期随机选取50例单侧乳腺癌病例资料作为对照组。 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10年1月~2013年8月32例同时性双侧乳腺癌和同期随机50例单侧乳腺癌的诊治情况及病理特点,同时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占同期乳腺癌比例为1.4%。回顾性研究同时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发病年龄、月经情况、手术情况,重点分析同时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类型、雌激素受体、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情况,结合目前乳腺癌研究新进展进行分析。同时随机选取同期50例单侧乳腺癌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同时性双侧乳腺癌诊断时间相对单侧乳腺癌无差异(P>0.05)。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第一侧癌的ER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单侧乳腺癌,ER阳性率在第二侧癌和对照组单侧乳腺癌中无差异(P>0.05)。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的双侧肿瘤Ki67高表达率较对照组单侧乳腺癌高(P<0.05)。同时性双侧乳腺癌非浸润性癌比例较对照组单侧乳腺癌多(P<0.05)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的第二侧癌中导管原位癌所占比例较高(P<0.05)。原发肿瘤在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第二侧癌较早肿瘤分期(Tis,T1,T2)多于对照组单侧乳腺癌(P<0.05)。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的第一侧癌的腋淋巴转移较对照组单侧乳腺癌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的第二侧癌的腋淋巴转移较对照组单侧乳腺癌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第二侧癌的淋巴结转移率较低.同时性双侧乳腺癌中第一侧癌较对照组单侧乳腺癌临床分期无统计学差异(P=0.193)。第二侧癌较对照组单侧乳腺癌临床分期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第二侧癌中0/Ⅰ(28.1%/53.1%)期肿瘤比例较高。 结论: 同时性双侧乳腺癌较单侧乳腺癌发生年龄无明显差异。同时性双侧乳腺癌非浸润性癌的发生率更高,对指导其治疗方式有重要意义。ER及Ki67表达与同时性双侧乳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