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工群体数量庞大,是就业市场的主力军,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持续实施和推进,以及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深化改革,农民工的职业技能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亟需提升,把农民工培养成为新时期产业工人,也是当前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国家高度重视农民工培训工作,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包括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春潮行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等。河北省是人口大省也是农民工大省,随着京津冀一体化、雄安新区建设和北京冬奥会筹备等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项目的实施,为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转型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对参与建设农民工的劳动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加强河北省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供需矛盾的研究,可推动政府部门健全培训体系,调整培训政策,扩大培训供给,提高培训质量,有效提升农民工职业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农民工就业增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本文结合人力资本理论、供需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和城乡二元经济理论,对河北省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供需矛盾及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本文通过文献查阅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搜集了大量资料。与河北省人社、农业农村、扶贫等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访谈;深入企业、培训机构和技工院校现场调研;实地与农民工座谈并开展问卷调查,面向河北省石家庄、唐山、保定等1 1个地市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到山东、甘肃等省份搜集总结先进经验做法,为论文编写提供了丰富的一手资料。研究结论:河北省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培训供给总量不足;农民工参训意愿较低;培训质量差;存在供给标准化与需求多元化矛盾。究其深层次原因,主要在于企业培训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培训制度不完善,农民工自身素质不高,资金支出使用范围有限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等。因此要健全培训制度、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培训供给、提高培训质量、完善培训服务,从而全面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水平。创新点: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从建设创新型服务型政府角度为政府部门调整完善农民工培训政策提出合理化建议。此前关于农民工培训的研究多从政府、企业、培训机构、技工院校和农民工自身提出对策建议,涉及主体多,对策建议比较分散,且不具备普遍性,难以实施。本文集中从转变政府职能的角度,结合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政策,提出对策建议,加强顶层设计,从而对现行农民工培训政策进行调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