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受到很大程度地重视。近年来,国家不断颁布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政策以推动其发展。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是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的表现,也是国家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乡村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然而,乡村中学在开发与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阻力与障碍,限制了其有效地开发与利用。首先,乡村学校的信息基础建设与城市数字化仍存在着巨大差距;其次,乡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有限;再次,学校数字教学资源管理欠缺标准化、规范化;最后,城市优质资源的引进水土不服。基于此,文章对乡村中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综合研究。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导论部分包括问题提出的背景和缘由,文献述评,研究的思路与方法,除此之外还介绍了研究重点、难点和拟创新点。第二部分:乡村中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解读。该部分在介绍教学资源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认为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的教学资源,用以支撑教学活动顺利、有效进行的可以在多媒体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教学活动材料,如多媒体课件、试题库、电子文本、图片、视频等等。第三部分:乡村中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调查。本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设计、调研结果与分析、乡村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调研的整体结果为:乡村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教师教龄、教师信息化能力、教师毕业专业和所授学科有着密切关系,乡村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的总体水平中等偏上但仍存不足。第四部分:主要在前文分析和访谈的基础上介绍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现存问题,在开发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基础设施较差,投入有限,重视程度较低;二是数字化教学资源设备的装前装后管理不到位。在利用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乡村中学教师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利用能力有待提升;二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本土适应性较差等等问题。第五部分:乡村中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选择计划行为理论和教育传播理论作为理论依据。计划行为理论包括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三个方面。教育传播理论以“拉斯威尔的“5W”传播理论、施拉姆的双向传播理论以及贝罗的“SMCR”传播理论”为代表。第六部分:乡村中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本研究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和教育传播理论,在分析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策略。开发策略主要包括:首先,改善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条件;其次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设备管理。利用策略主要包括:首先,提高乡村中学教师数字化教学资源利用能力;其次,合理利用和发掘本土资源。第七部分:结语。本部分主要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进行总结,并指出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育人,育人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是实现教育教学活动育人目标的桥梁,桥梁的质量很大程度决定着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