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高中化学教师评价素养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uosh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作为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者和执行者,教师不仅要知道“如何教”更应该学会“如何评”。现有的研究表明,我国教师的评价素养现状不容乐观,难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国内关于教师评价素养的研究与国外相比仍有差距,尤其是我国关于化学学科教师评价素养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因此笔者以“城镇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评价素养”为研究主题,调研其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城镇高中化学教师自我评价素养水平的发展策略和建议。本研究从六个章节来探究城镇高中化学教师评价素养现状及发展策略。首先,笔者以“新课改”“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方式的转化”“学科教学知识PCK发展”为研究背景,指出了提高城镇教师评价素养迫在眉睫。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的文献进行归纳和分析,对城镇、评价素养、教师评价素养、城镇高中教师评价素养进行概念界定,以教师专业发展、课堂评价发展、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为理论依据,明确了本研究课题以评价知识、评价意识、评价态度、评价技能四个维度为城镇高中化学教师评价素养的研究框架。其次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探究城镇高中化学教师评价素养的现状。通过SPSS 20.0进行深度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城镇教师评价知识与技能相对扎实,但是认知差异较大;城镇教师评价意识整体薄弱,评价态度不够理想。2.评价意识决定城镇教师评价素养高低,评价知识和评价态度决定了城镇教师评价技能是否娴熟。3.正高级教师评价素养最低,高级教师评价素养较高;班额越大,教师管理所需要的精力越多,教师的评价意识越弱;是否毕业于化学师范专业,对教师评价素养职后发展没有多大影响。4.社会舆论压力、学校营造的评价氛围、家长是否参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第三方评价直接影响教师的评价态度;城镇教师在职后是否参加过教学评价有关培训影响教师评价素养的高低;城镇教师职前是否学习过教学评价对教师的评价素养却没有明显影响。最后以调查结果为依据,从外因和内因入手提出适合于城镇高中化学教师的评价素养发展策略。从外部环境来看:政府应该完善教师评价素养的相关制度和满足城镇教师评价素养培训需要,鼓励高等院校对教师开设免费课程从而丰富城镇教师的教学理念;学校应为教师发展评价素养提供良好的氛围,鼓励和支持教师组建评价素养学习小组,开设评价课程,将评价素养纳入教师日常考评标准中;对于教师自身而言,教师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评价态度和强化评价意识。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并且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慢性鼻窦炎疾病患者术后健康教育临床探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医院诊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共计130例患者以及10位实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训练方法对急诊低年资护士进行急救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本院急诊科担任护理岗位的25名急诊低年资护士择为研究对象。全部研究
以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ECM-IS)为基础,引入自我效能感、隐私关注和创新性三项个人特征因素,以及主观参照和转换成本两项外部环境因素,从"技术-个人-环境"的综合视角构建可
随着恐怖主义的持续泛滥以及国际恐怖主义的蔓延,寻找恐怖主义的动因成为有效应对恐怖主义的前提。根据当前国内国际恐怖主义状况,本文对两个问题做出了分析与回应:一,国家层面上,国内恐怖主义动因为何;二,国际层面上,跨国恐怖主义动因为何。从这些问题出发,本文首先对大量关于恐怖主义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深入整理与归纳分析,同时,根据现有的关于各国恐怖主义统计数据,本文对印度和欧洲难民危机下的恐怖主义活动进行了
东南亚是当今世界产业转移的重点承载区域,也是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海外高度关联区域,地缘优势与经济优势互为补充,成为近年来少数经济逆势上扬的高增长地区。然而,东南亚部分国家长期存在的族群冲突问题,不仅影响了整个地区的发展进程,同时在此基础上逐步恐怖主义化,使地区安全形势更加难以控制,族群冲突恐怖主义化正成为东南亚具有典型意义的安全治理难题。族群冲突走向恐怖主义并非简单地非传统安全替代传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