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采用4个单因子试验(灌水试验、施肥试验、播量试验和行距试验)和1个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草坪型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进行种子生产中对兰州地区土壤、气候条件的适应性和4个主效因子灌水量、施肥量、播种量和播种行距对其种子产量、质量、生长及结实特性的影响,得出主效因子在种子生产中对草坪草种子实际产量的相对重要性。同时还设计了2个单因子试验(播种量试验和行距试验)以研究草坪型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L.)进行种子生产对兰州地区土壤、气候条件的适应性。并提出在兰州地区建立两种草坪草种子生产基地的可行性和种子生产的优化农艺措施。试验结果表明:兰州地区的土壤、气候条件适合进行草坪草种子生产;草坪型高羊茅4个单因子试验和1个正交试验相互验证,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4个主效因子对草坪型高羊茅种子产量、质量、生长及结实特性影响很大,对其种子产量和种子质量影响尤为明显。两种草坪草实际种子产量和质量随灌水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行距和播种量的增大呈先增大后逐渐减小的趋势。4个主效因子中,对草坪型高羊茅种子产量作用大小的次序为:灌水量>行距>播种量>施肥量,对单株产量作用次序为:灌水量>播种量>行距>施肥量。建立草坪型高羊茅实际种子产量(Y)与灌水量(X1)、施肥量(X2)、播种量(X3)和行距(X4)的回归模型为:Y=4.475X10.661X21.22X3-10.33X4-0.119(F=37.244,R=0.9334)及草坪型高羊茅单株产量(Y)与灌水量(X1)、施肥量(X2)、播种量(X3)和行距(X4)的回归模型:Y=2.223E-03X10.6771X20.0101X3-0.1261X40.14195(F=109.7333,R=0.9758)。经回归分析,提出了在兰州地区进行草坪型高羊茅种子生产的优化农艺措施:灌水量3000m3/hm2,施肥量((NH3)2HPO4)75—150kg/hm2,播种量3kg/hm2,行距0.2m。进行草坪型多年生黑麦草种子生产的农艺措施:行距为30—40cm,播种量9—12kg/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