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汉语·中级阅读》中的“民俗文化”选录及相关问题研究

来源 :安阳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cba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实体,国际地位日渐提升。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有很大一部分外国人都有学习汉语和学习中国文化的愿望。民俗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无法比拟的重要地位,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加入民俗文化教学很有必要。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媒介”,对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民俗文化进行研究很有必要。因此,鉴于《发展汉语·中级阅读》的代表性,本文以《发展汉语·中级阅读》这套教材为例,对教材中的民俗文化进行统计分析并指出问题,然后归纳出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原则,并对对外汉语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的选录以及教师教学提出针对性建议。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相关问题说明等。本文的选题考虑到在“汉语热”的浪潮之下,越来越多人来华学习汉语,必然会学习中国文化,民俗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无法比拟的重要地位,因此,本文拟以民俗文化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媒介”,教材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本文选取《发展汉语·中级阅读》中的民俗文化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现状主要从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和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民俗文化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展开研究。介绍《发展汉语·中级阅读》的基本情况并说明选取此套教材的原因。第二章主要就民俗文化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进行阐释,首先对民俗文化进行相应界定,重点解释民俗文化的内涵、主要特点和基本类型等,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对外汉语教学中民俗文化的作用。这里笔者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中加入民俗文化有利于传播中华文化、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者交际能力。第三章主要对《发展汉语·中级阅读》中民俗文化的选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本章对《发展汉语·中级阅读》(Ⅰ)和《发展汉语·中级阅读》(Ⅱ)中民俗文化的选录情况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现有的民俗文化选用情况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其一是选录内容不均衡,其二是禁忌文化介绍欠缺,其三是趣味性因素欠佳。第四章主要包括对外汉语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编撰的原则,针对对外汉语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的选录以及教学实践提出了建议。笔者认为,对外汉语教材所选用的民俗文化内容必须要具有系统性、跨文化性和实用性的特征。对外汉语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的选用应注意以下问题:其一要提高民俗文化内容的全面性,其二要重视民俗文化内容的实用性,其三要加强民俗文化内容的对比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认为对外汉语教材中民俗文化的教学应注意丰富导入环节、增加教学材料以及强化对比教学等,从而充实丰富对外汉语的教学课堂。
其他文献
目前,面向韩国学习者的汉字书写教学成绩并不理想。本文是笔者从北京语言大学的动态作文语料库中选取的2000年5月起韩国高级汉语水平考生写的HSK作文原文为分析材料,将其按照韩国籍学生的汉字书写偏误类型的发生频次及偏误频率总结出韩国学生汉字学习的难点,并根据语料中汉字偏误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缘由、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已有的研究成果综述、语料来源、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全世界蔓延,人口流动受限,传统的线下教学无法正常实施,线上教学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对于汉语国际教育这一“国际敏感型”教育专业,线上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成为连接各国留学生与汉语教师的桥梁,为外国留学生解决了因疫情不能来华学习的问题。但是,线上对外汉语教学并不只是简单的线下传统教学方式的直接在线化,除了因推进的周期短而缺少教学经验外,还要面临各国学生的时差问题、
中级综合课作为汉语学习者由初级到高级过渡的重要课型,在对外汉语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受疫情影响,国内各高校的汉语教学工作被迫由线下转移到线上,笔者于2020年9月进入河南大学国际汉学院进行了为期六个月的线上教学实践。鉴于此,本文以河南大学线上教学为背景,以2018级本科3班留学生为教学对象,以《汉语教程》第三册(上)第五课《回头再说》为例,结合教学实际,探讨汉语教学与线上教学如何更好地结合,以期为中
三七隶属有参属植物,又名参三七、田七等,味甘、微苦、性温、无毒,归胃、肝经,具有定痛消肿,散瘀止血之功效。三七粉则是取三七的根茎,洗净待干燥后碾磨成粉,既可冲泡生服亦可炖煮熟服[1]。自《本草纲目》记载以来,三七一直被应用于治疗中,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三七粉更是被广泛推崇,由口服三七粉而引起的不良反应也被更多的专家学者所重视,本文主要以口服三七粉不良反应的现状和应对措施等研究开展的分析。
新冠疫情下中国对外贸易逆势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外国人士学习商务汉语的需求。疫情阻碍了国际交流,并对学习者来华学习和教师出国教授汉语带来困扰。依托网络授课的线上教学在疫情期间得到了广泛应用,规避了疫情对人员往来的限制。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虽然也有对网络技术的利用,但不容讳言的是,目前仍有部分线下课堂教学环节,不能应用于疫情下的商务汉语教学。在这一背景下,文章对比分析了翻转课堂和慕课、网课等线上教学模式的
图式是储存于人的大脑中的经验或知识,可以说是知识在大脑中的一种存储形式。图式的积累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架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人们认知、加工和处理知识的速度和正确率。从认知层面来说,阅读实质上是将文章中的信息与头脑中原有的信息相匹配的过程,通过对已有图式的激发、修正、补充和完善,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有助于阅读的完成及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基于图式理论指导对外汉语阅读的教学具有一定的优势。本研究
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汉语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关注与喜爱,学习汉语的人数逐年递增。为了满足全国各地对汉语教学的需要,每年孔子学院向世界各地派出汉语教师及志愿者达数万余人。但是外派人员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外国语言学习者来到中国学习汉语,使得国内汉语培训学校发展迅猛,不断增长的学生数量与教师资源的欠缺形成矛盾。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广泛运用,使得汉语学习的模式不再受限于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学习汉语的人数日渐增长,汉语教学也越来越重要。在整个教学中,教学设计处于重要地位,更值得我们重视。本文以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理论和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指导,结合笔者在河南大学的线上教学实践,以中级汉语报刊阅读《读报纸学中文》上册的第二课《健康新观念》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并结合留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试图探讨中级汉语报刊阅读课线上教学的方法和思路,希望为此类教学
“上”作为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看似简单,实则内涵十分丰富。“上”作为广义趋向动词,语法上既可单独作谓语,又可附在动词后作趋向补语;语义上既有趋向义,又有结果义和状态义;语用上与中国式思维和价值观也息息相关。对于母语学习者来说,在自然语境下掌握趋向动词不成问题,但是对于留学生来说,真正做到正确运用趋向动词却并非易事,所以对于汉语教学而言,趋向动词“上”不仅是教师教学的难点,同时也是学习者学习的难点所
普惠金融的发展,需要从机制、产品、服务、激励约束等多个方面入手,发挥产业、财税、金融、监管政策合力,注重做到"五个结合",才能取得实效以为民初心担当金融使命,强化新时代普惠金融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均衡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增进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