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旅游城镇化的社区参与及居民感知研究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musi1314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大众旅游需求快速增长,旅游业随之而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产业之一,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不断推进着城镇化的进程,甚至成为主导力量,这已成为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种重要现象,这一现象可称之为旅游城镇化。此外,社区居民是旅游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充分考虑居民的参与层面及感知,对旅游城镇化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重庆市黄水镇为案例地,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社区参与、居民感知及旅游城镇化发展研究的基础上,将社区参与和居民影响感知相结合。通过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对场镇及周边居民进行调查,借助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定量揭示案例地的社区居民参与、居民对旅游城镇化发展感知的关系分析,探讨旅游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社区参与和居民感知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表明:社区在政治层面的参与对政治感知呈正向效应,其参与及感知的均值都较低,这就需要对居民赋权,居民参与政治活动的频率越高、则政治感知越强烈。社区在经济层面的参与对经济感知呈正向效应,其参与及感知均值出现双高现象,要求保持居民在经济层面的参与积极性,参与积极性越强、则经济收入越高,经济感知就越强烈。社区在社会文化层面的参与对社会文化感知呈正向效应,其参与及感知基本持平,社区居民的参与文化频率越高,则感知也就越强,越有利于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及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宣传。社区居民在环境层面的参与对环境影响感知呈正向影响,参与频率越高、环境保护越好,则感知越强,越有利于旅游城镇化的环境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在气候影响、全球变暖、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旅游业低碳化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理想选择。低碳旅游发展效率从旅游业的投入产出视角出发,以效率值作为评价低碳旅游发展水平的标
随着对地观测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获取空间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然而,要从海量的空间信息中快速地提取所需的信息资源,获取高质量的空间信息服务就相对困难了。为
学位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地日益退化严重制约人类社会发展。三峡库区腹地地形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是库区土壤侵蚀研究的热点区域。本文选取三峡库区腹地奉节县和巫山县为研究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High-Speed Railway,以下简称“高铁”)是一种新型快速的运输方式,在1964年,日本建成了世界上首条高速铁路,即东海道新干线,对“太平洋经济带”的形成,起到了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