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对长沙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客流分担率的分析视角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7703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High-Speed Railway,以下简称“高铁”)是一种新型快速的运输方式,在1964年,日本建成了世界上首条高速铁路,即东海道新干线,对“太平洋经济带”的形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从上世纪80年代也开始发展高铁。高铁给沿线城市或地区在各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被越来越多地研究和认识。   中国的高铁建设虽起步晚,但发展迅速。中国在2008年开通了京津城际铁路,时速超过200km/h,标志着中国已经迈入高铁时代,此后,中国开始了高铁大规模建设的时期。2008年《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形成“四纵四横”的高铁网络。   长沙作为中国中部的一个普通省会城市,2009年底武广高铁的开通运营标志着长沙正式进入高铁时代,长沙作为武广高铁和即将开通的沪昆高铁的交汇枢纽站,必然会受到高铁的影响。   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在高铁对客流分担率及城市经济发展影响方面的研究,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使用客流分担率的Logit模型,计算武广高铁沿线各城市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客流分担率。在武广高铁沿线各城市间不同运输方式的客流分担率的计算结果中,在距离小于300公里的短途内,整体上而言,高速公路竞争优势较为明显;在距离300到800公里的两个城市之间,高铁在各方面更受乘客青睐;在开通了航线的武汉-广州段和长沙-广州段,民航的比重最高。依据计算结果,认为高铁对长沙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交通区位改变、货运能力释放、经济腹地变化、产业结构调整、与民航业的竞争-合作关系调整等。   本文认为,高铁的开通,对长沙的交通区位提升作用明显;吸引了大量客流,从而释放了普通铁路的货运能力,促进了货运的发展;新型快速的交通运输方式缩短了沿线各城市的时间距离,增强了空间可达性,扩大了长沙市的经济腹地范围;长沙市的产业结构也因高铁的开通而得到优化升级,特别在旅游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进步显著,导致投资量增加,吸引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除了上述正面影响外,高铁的开通还有长沙的人才流失、重线的民航受到冲击等负面效应。最后,就如何放大高铁对长沙市的正面影响、减少高铁的负面效应,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其他文献
“花卉”是对于观赏植物的一个概称,我国自古以来便拥有极其丰富的观赏花卉资源,花卉在中国的社会文化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古人相信花木有性格、德行、才能,因此赏花也并
洞庭湖是我国的第二大淡水湖,湖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优越,资源丰富,是我国一处重要的商品生产基地,在长江流域和湖南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湖区生态环境的稳
在气候影响、全球变暖、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旅游业低碳化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理想选择。低碳旅游发展效率从旅游业的投入产出视角出发,以效率值作为评价低碳旅游发展水平的标
随着对地观测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获取空间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然而,要从海量的空间信息中快速地提取所需的信息资源,获取高质量的空间信息服务就相对困难了。为
学位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地日益退化严重制约人类社会发展。三峡库区腹地地形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是库区土壤侵蚀研究的热点区域。本文选取三峡库区腹地奉节县和巫山县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