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渗透汽化汽油脱硫膜的制备及应用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gegoodlu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对环保的日益重视,相关法规对机动车染料指标中硫化物的限制日益苛刻,渗透汽化膜脱硫技术由于操作条件温和、运行成本低、辛烷值损失小等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由于缺少分离性能好、寿命长的膜材料及合适的膜组件,该技术的工业化受到了限制。本论文针对名为低硫汽油、高硫汽油的两种催化裂化汽油原料,选择聚氨酯为膜材料,进行制膜、改性工艺的优化,对其耐溶胀性能、寿命及稳定性等进行评价,对碟管式膜组件引入渗透汽化脱硫做了尝试性探索。用共混聚乙二醇的方式对聚氨酯膜进行改性,对制膜条件进行优化,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其微观结构,测试其机械性能,用渗透汽化评价装置评价其脱硫性能,对操作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在最优的制膜条件和操作条件下,聚氨酯膜对低硫汽油的渗透通量为1.30 kg·m-2·h-1,富集因子达到6.09;对高硫汽油的通量达到1.27 kg·m-2·h-1,富集因子达到3.15,实现通量大于1.00 kg·m-2·h-1,富集因子大于3.00的处理目标。对所制聚氨酯膜的耐溶胀性能进行测试,对其在不同汽油代表组分中的溶胀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耐溶胀性能良好,还发现原料中芳烃、烯烃含量过高会影响膜的选择性。对膜的寿命和稳定性进行测试,在为期200 h的长期运行中,膜性能稳定,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对长期运行后的产物进行分析,发现膜可以进一步提纯噻吩和分离芳烃的可能性,并对其分离高噻吩含量原料做了初步探索,当原料中噻吩含量达到6500μg·g-1时,其通量依然大于1 kg·m-2·h-1,富集因子约为3.00,性能稳定。设计并制作了不锈钢材质的小型碟管式膜组件,初步探索了将碟管式膜组件用于渗透汽化脱硫的效果,当进料流量为120 m L·min-1,操作温度为85℃时,渗透通量为1.64kg·m-2·h-1,富集因子为3.11。提出了碟管式渗透汽化膜组件的选材、研究方向,为其发展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石化行业对丙烯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的石脑油裂解和石油催化裂化过程获得丙烯的工艺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扩大丙烯来源的生产工艺,寻求合理高效的丙烯生产方法,已经成为我国和全球石化企业的迫切需要,其中丙烷催化脱氢制丙烯技术备受关注。已工业化的丙烷脱氢制丙烯生产工艺主要是采用铂基催化剂的美国UOP公司的Oleflex工艺,和采用铬基催化剂的美国CB&ILummus公司的Catofin工艺。
催化裂化是石油二次加工过程中重要的重油轻质化手段,具有FAU拓扑结构的Y型分子筛是催化裂化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组分之一。但随着原油重质化、劣质化程度日益严重,Y型分子筛较小的孔径、单一的微孔结构限制了其在重油催化裂化反应中的应用。而微介复合孔道Y型分子筛可克服经典Y型分子筛的应用瓶颈。由此,微介复合孔道Y型分子筛的合成一直是研究人员攻关的难题。鉴于“自下而上”法和研磨法的优势,本论文提出用一步研磨法合
添加助剂提高催化裂化(FCC)催化剂对异构烃的选择性是提升汽油辛烷值最为便捷的路径。SAPO-11分子筛因具有适宜的孔道结构及酸性质被认为是提高FCC汽油辛烷值的潜在助剂,但其较差的水热稳定性限制了其应用。而Al PO-11分子筛骨架组成的易调控特征,为解决SAPO-11在FCC过程的应用瓶颈提供了可能。本论文设想通过La的同晶取代制备出La APO-11分子筛,由此赋予Al PO-11分子筛适宜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清洁能源尤其是优质汽油、柴油及高级润滑油的需求不断增大。正构烷烃异构化反应在提升汽油辛烷值等改善石油产品的性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SAPO-11分子筛由于其适宜的酸性和分子择形性被广泛的应用于正构烷烃异构化过程中。但是SAPO-11分子筛存在着孔径小,重质油品中长链烷烃的传质阻力大,反应中间体支链化程度低及产物难以逸出而结焦的问题,导致反应活性降低。因
目前已经实施的国Ⅵ车用汽油标准进一步限制了烯烃的含量。作为车用汽油的主要调和组分,催化裂化汽油中烯烃含量远高于国Ⅵ的标准,而芳烃含量较低,因此可以采用烯烃芳构化工艺将烯烃转化芳烃,降低烯烃含量的同时又可以保证汽油的辛烷值处于较高水平。中空分子筛及封装金属的沸石材料在多个领域表现出优异的反应性能,相比于传统分子筛,中空分子筛具有更短的扩散路径和更好的产物选择性,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论文采用1-
杂原子ZSM-5分子筛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催化剂,一直以来受到学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针对目前化工试剂生产杂原子ZSM-5分子筛存在能耗大、成本高以及生产过程非“绿色化”等问题,本论文旨在充分利用我国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天然矿物凹凸棒土作为原料,经酸处理提纯、低温碱熔活化后提供分子筛合成所需的全部硅铝源和铁钛等杂原子源,在无胺体系下,分别采用水热法和干胶法直接绿色合成高附加值的杂原子ZSM
人类对化石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但在消耗的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使得人们不得不寻找清洁的、绿色的可再生能源来代替传统化石燃料。生物质资源作为一种具有总量丰富、可再生、碳中性优点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科学家广泛关注的焦点。生物质的加氢液化技术是一种能够将生物质高效转化的热转化方法,此技术的关键点在于寻找能够将生物质原料高效转化为高热值的生物油的催化剂。介孔载体SBA-15具有较大的孔径和比表面积、较好的
因车辆数量过快增长,轴载增加、车辆大型化以及全球气候升温等一系列问题,沥青路面出现了许多早期破损问题,其中,车辙病害在诸多问题中占有压倒性的比重。抗车辙剂制备技术是目前的一大研究热点。本文构建出一种新型核壳结构抗车辙剂的概念,用高分子材料和增塑剂,提高聚合物与沥青的相容性,而在“壳”中裹覆一种具有较高强度的“核”,使抗车辙剂具有足够的强度,仍然保证对混合料的抗车辙效果。本文以HDPE、粉煤灰、蜡类
近年来,沥青路面再生研究成为各方的研究重点,再生沥青路面(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其中,厂拌热再生是应用较广的一种方法。但现有的厂拌热再生的加工方法并不能保证老化沥青的黏性恢复。因此本文通过自制不同黏度等级的再生剂,对老化沥青进行再生。通过对再生沥青的性能分析,表征老化沥青黏性恢复程度,从而优选再生剂。通过对温热再生沥青胶砂力学性能进行分析,
催化裂化(FCC)油浆富含短侧链芳烃,脱固和脱沥青质后的精制油浆是生产针状焦的潜在优质原料。精制油浆进一步预处理是其高价值利用的重要前提,采用溶剂辅助炭化预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变油浆体系内分子簇的缔合状态,在热转化实验中影响炭化结果。本文重点研究溶剂辅助预处理对FCC油浆炭化成焦过程的影响,对指导FCC油浆制备针状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选取辽河催化裂化油浆为试样,采用蒸馏法脱除固含物,蒸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