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已经实施的国Ⅵ车用汽油标准进一步限制了烯烃的含量。作为车用汽油的主要调和组分,催化裂化汽油中烯烃含量远高于国Ⅵ的标准,而芳烃含量较低,因此可以采用烯烃芳构化工艺将烯烃转化芳烃,降低烯烃含量的同时又可以保证汽油的辛烷值处于较高水平。中空分子筛及封装金属的沸石材料在多个领域表现出优异的反应性能,相比于传统分子筛,中空分子筛具有更短的扩散路径和更好的产物选择性,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论文采用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已经实施的国Ⅵ车用汽油标准进一步限制了烯烃的含量。作为车用汽油的主要调和组分,催化裂化汽油中烯烃含量远高于国Ⅵ的标准,而芳烃含量较低,因此可以采用烯烃芳构化工艺将烯烃转化芳烃,降低烯烃含量的同时又可以保证汽油的辛烷值处于较高水平。中空分子筛及封装金属的沸石材料在多个领域表现出优异的反应性能,相比于传统分子筛,中空分子筛具有更短的扩散路径和更好的产物选择性,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论文采用1-己烯作为模型化合物,对传统的HZSM-5分子筛进行中空处理后作为芳构化催化剂,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中进行芳构化反应,详细研究了有机及无机碱处理、金属负载和不同晶粒尺寸中空HZSM-5分子筛的芳构化性能。首先,使用四丙级氢氧化铵(TPAOH)和氢氧化钠(Na OH)溶液对HZSM-5分子筛进行处理。TPAOH处理的中空HZSM-5分子筛(TPAZ5)结晶度高,空腔结构规则,外壳中微孔结构未遭破坏。Na OH处理的中空HZSM-5分子筛(Na OHZ5)结晶度低,空腔结构规则,外壳中产生介孔结构,内外表面产生丰富的活性位。TPAOH和Na OH处理浓度对芳构化反应的影响表明,最优的碱液浓度均为0.3 mol/L。在T=400℃,P=0.5 MPa,WHSV=2.0 h-1的反应条件下,采用0.3 mol/L的TPAOH处理得到的TPAZ5分子筛的芳烃收率43.22%,在反应50 h后仅下降3.9%。采用0.3 mol/L的Na OH处理得到的Na OHZ5分子筛的芳烃收率为45.34%,反应50 h后下降3.02%。对比实心HZSM-5、TPAZ5和Na OHZ5的芳构化性能发现,中空分子筛的芳烃收率略有提高,但空腔结构的存在缩短了产物的扩散路程,稳定性明显优于实心HZSM-5。其次,采用浸渍法对实心HZSM-5、TPAZ5和Na OHZ5引入相同质量的Zn,考察空腔结构对金属负载的影响。BET和EDX表征表明,实心HZSM-5负载的Zn主要分布在分子筛的外表面,少量Zn负载在孔道中;TPAZ5负载的Zn可以同时负载在分子筛的内外壁;而对于Na OHZ5,Zn还可以负载在外壳的介孔结构中,因此Na OHZ5负载的Zn具有最高的分散度。负载Zn之后三种催化剂的芳烃收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提高的幅度为Na OHZ5>TPAZ5>HZSM-5,说明空腔结构的存在可以有效地提高金属的利用率,增加金属与酸中心的协同作用,进而提高催化剂的芳构化反应性能。最后采用水热法合成纳米级Nano Z5分子筛,利用TPAOH处理的重结晶过程调控其表面活性位的数量。处理后的Nano Z5的微孔孔道未遭到破坏,外表面大量的酸性位点被覆盖,总酸量减少,L/B值增加。对比不同晶粒度分子筛的芳构化性能发现,Nano Z5的芳构化稳定性优于HZSM-5,芳烃产物中苯和甲苯的选择性也较高,芳构化性能更好。最后对比了Nano Z5和中空Nano Z5的芳构化反应性能,Nano Z5反应初期反应活性最高,芳烃收率为52.52%,但失活速率较快,经过20 h反应周期,芳烃收率下降到44.21%;Nano Z5-72h虽然表现出良好的芳构化稳定性,但其表面活性中心损失严重,导致芳烃收率较低;Nano Z5-48h具有合适的活性中心和较高的L/B值,芳烃收率和稳定性都处于较高水平,具有最优的芳构化性能。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海量的图像数据。如何对这些图像信息进行高效存储并提取是计算机视觉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众所周知,人类的视觉系统每天都会采集到大量的视觉信息,尽管外部世界纷繁复杂,人脑仍然能够对其有效存储,并在需要的时候快速提取。因此对人脑记忆机制进行研究,并将其应用到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为此,本文将基于认知心理学及认知神经科学
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开发和利用太阳能作为新能源而变得迫在眉睫。如何高效利用太阳能的核心在于设计廉价高效的光催化剂。电子转移和能量转移是光化学最基本的研究内容之一,它们定向高效传递,有利于提升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因此,本论文借助廉价的过渡金属掺杂,在碳材料内部构建电子转移路径,成功的实现1,4-二氢吡啶的氧化、苯乙烯选择性环氧化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生物模拟,并且对它们的
碳酸二苯酯(DPC)是合成聚碳酸酯(PC)的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合成方法主要有光气法,酯交换法和苯酚氧化羰基化法。与前两种方法,苯酚氧化羰基化法有着制备路径简单,环保性和安全性较好,原料易得等优点。本文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备了两种钯系贵金属催化剂,通过XRD、TEM、XPS、氮气吸脱附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分析,考察了催化剂、反应条件对于碳酸二苯酯(DPC)收率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
餐厨垃圾作为城镇高含固有机固废垃圾的一种,已经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此我国将有机固废高效转化列为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根据餐厨垃圾有机质含量高的特点,厌氧发酵已经成为首选的处理手段。而餐厨垃圾发酵过程中的强非线性、强时变性和强相关性,使得利用厌氧发酵处理餐厨垃圾的过程始终无法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甚至发生酸化导致发酵过程的失败。因此开展餐厨垃圾厌氧发酵过程的智能检测与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生物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其中,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食品、医药等多个领域,但这些生物大分子结构复杂,分离纯化的难度和成本较高,并且在分离过程中容易变性。目前的分离介质中,有机聚合物整体柱以其制备方法简单、容易衍生、化学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等特点,成为生物大分子分离领域研究热点。但目前的有机聚合物整体柱难以兼顾机械强度、生物相容性以及分离效率。为了更好的改善这一现
煤/重油加氢共炼工艺以重油替代传统煤直接液化中的供氢溶剂,利用煤与重油间的反应协同效应,在分散型催化剂和高压氢气氛条件下,同时实现煤的液化及重质油的轻质化。本文围绕煤与重油的配伍性、催化剂的作用效果,以及反应操作条件对煤/重油加氢共炼的影响,对比了共六种煤与三种重油的匹配性差异,考察了不同催化剂种类及加入量的影响,并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氢气初始压力、氢油比等工艺操作条件进行了单变量因素考察,并且
近年来,随着石化行业对丙烯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的石脑油裂解和石油催化裂化过程获得丙烯的工艺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扩大丙烯来源的生产工艺,寻求合理高效的丙烯生产方法,已经成为我国和全球石化企业的迫切需要,其中丙烷催化脱氢制丙烯技术备受关注。已工业化的丙烷脱氢制丙烯生产工艺主要是采用铂基催化剂的美国UOP公司的Oleflex工艺,和采用铬基催化剂的美国CB&ILummus公司的Catofin工艺。
催化裂化是石油二次加工过程中重要的重油轻质化手段,具有FAU拓扑结构的Y型分子筛是催化裂化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组分之一。但随着原油重质化、劣质化程度日益严重,Y型分子筛较小的孔径、单一的微孔结构限制了其在重油催化裂化反应中的应用。而微介复合孔道Y型分子筛可克服经典Y型分子筛的应用瓶颈。由此,微介复合孔道Y型分子筛的合成一直是研究人员攻关的难题。鉴于“自下而上”法和研磨法的优势,本论文提出用一步研磨法合
添加助剂提高催化裂化(FCC)催化剂对异构烃的选择性是提升汽油辛烷值最为便捷的路径。SAPO-11分子筛因具有适宜的孔道结构及酸性质被认为是提高FCC汽油辛烷值的潜在助剂,但其较差的水热稳定性限制了其应用。而Al PO-11分子筛骨架组成的易调控特征,为解决SAPO-11在FCC过程的应用瓶颈提供了可能。本论文设想通过La的同晶取代制备出La APO-11分子筛,由此赋予Al PO-11分子筛适宜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清洁能源尤其是优质汽油、柴油及高级润滑油的需求不断增大。正构烷烃异构化反应在提升汽油辛烷值等改善石油产品的性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SAPO-11分子筛由于其适宜的酸性和分子择形性被广泛的应用于正构烷烃异构化过程中。但是SAPO-11分子筛存在着孔径小,重质油品中长链烷烃的传质阻力大,反应中间体支链化程度低及产物难以逸出而结焦的问题,导致反应活性降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