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人类的存在方式和思维方式已然发生了改变。技术对于机械和肉身的嵌入,增强了人类的能动性,同时也使人类产生了关乎主体性的哲学反思。当人们还沉浸在阿尔法围棋(AlphaGo)打败李世石、柯洁的惊奇中时,2017年10月,机器人索菲亚(Sophia)拥有了自己的国籍,成为沙特阿拉伯的正式公民。机器人不再是异类(Alien),而是与我们共生的世界公民。文学、影视作品中无远弗届的幻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人类的存在方式和思维方式已然发生了改变。技术对于机械和肉身的嵌入,增强了人类的能动性,同时也使人类产生了关乎主体性的哲学反思。当人们还沉浸在阿尔法围棋(AlphaGo)打败李世石、柯洁的惊奇中时,2017年10月,机器人索菲亚(Sophia)拥有了自己的国籍,成为沙特阿拉伯的正式公民。机器人不再是异类(Alien),而是与我们共生的世界公民。文学、影视作品中无远弗届的幻想变成“实在”,可谓“未来已来”。科幻电影中的机器人、程序人、仿生人、生化人、人造人等等,给人类窥见未来、思索未来提供了镜鉴。本研究以此为基点,探究科幻电影中“赛博格”(Cyborg)式的人机共生与协作、进化与规训、反叛与抵抗中的呈现特征及其叙事语法。赛博格影像,以科幻电影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出现,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后,从荧屏的世界走向我们的“周遭世界”。由科幻小说进入电影屏幕,用了近百年,呈现出无数让人记忆犹新的作品形象。不管是《银翼杀手》(Blade Runner,1982)中奉命追捕复制人最终却发现自己也是复制人的德卡,还是《终结者》(The Terminator,1984)家族里慢慢理解人类感情的T-800,《我,机器人》(I,Robot,2004)里为人类征服全世界提供无限帮助的桑尼,亦或是《超能陆战队》(Big Hero 6,2014)里既温暖体贴又正直勇敢的大白,《攻壳特工队》(Ghost in the Shell,2017)中被记忆移植不断寻找“自我”的素子。在人机智能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中,这些形象,不但有着各自独有的逻辑,而且具有诸多的相似属性。对于赛博格在科幻类影片中的叙事类型和叙事构成,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赛博格在科幻电影中整体上的视觉实践方式是怎样的?赛博格的文化内涵在科幻电影中又是怎样表达的?本文第一部分对赛博格电影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同时对相关主题的国内外研究脉络、焦点进行梳理,为本文的研究提供资料辅助和价值参考。本文的第二部分主要是梳理科幻电影中赛博格的发展轨迹及其形成的科幻电影亚类型表征,同时介绍赛博格从概念到形成类型角色的演化过程。本文的第三部分通过研究具体类型角色:机械人、仿生人以及程序人,并通过具体电影文本探讨这几种具有范式意义的类型角色,阐释其所承担的叙事意义与文化内涵。本文的第四部分,详细地论述了赛博格电影的类型结构和叙事语法,通过叙事命题、角色设定和情节设定三个维度进行剖析,以证明赛博格电影已发展成为较为成熟稳定的科幻亚类型。在第五部分,文章将重心转移到了赛博格的文化内涵上的反思。当赛博格成为科幻电影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亚类型后,这些赛博格电影也就成为了一种哲学实验室,帮助人们开启了关于后人类中心主义文化转向的思考。
其他文献
高鲁(1875—1947)是中国近代天文事业的开创者,除发起组织中国天文学会、创建中研院天文研究所及天文台外,其主持创办的《观象丛报》(1915—1921)是近代中国第一份天文、气象及地磁学期刊。《观象丛报》为近代中国的科学知识、思想和方法的传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也成为高鲁早期天文科普实践的缩影。论文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意义、研究现状、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与思路及创新点;第
中国神仙文化和侠客文化融汇而成的仙侠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从古典中国到当代中国特有的价值取向、审美心理和艺术想象力。中国仙侠文化历经古典时期、现代时期与当代时期三个阶段,其流变历程所呈现的不同特质、成就和危机与挑战和中国社会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思潮息息相关,更与民国小说家还珠楼主承上启下的创作实绩密不可分。还珠楼主是20世纪30年代最受欢迎的通俗小说作家之一,代表作《蜀山剑侠传》是一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合作精神”是情感态度方面的一个重要培养指标。在初中英语课堂推行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国内外的众多研究表明,合作学习可以在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上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但是国内中学的很多英语教师,在课堂推行着缺乏科学性和理论支撑的合作学习模式,没有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同时国内的部分学校,实行有别于传统学校的合作学习模式,为合作学
欧里庇得斯的戏剧《美狄亚》是古希腊戏剧中最具吸引力和最具争议性的作品之一,该剧对女性意识觉醒及女性对父权制进行抗争进行了描写与刻画。论文从女性原型批评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欧里庇得斯的戏剧《美狄亚》和帕索里尼改编的电影《美狄亚》两部作品的特色,并通过对戏剧原著与改编电影的对比性分析,对它们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梳理与总结。论文包括六个章节:第一章是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剧作家及其作品和电影导演及其作品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应运而生。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型公众社交平台深受留学生的欢迎。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现代的学习资源不仅仅局限在课本中,更趋向于公共资源的分享。微信公众号平台通过方便简洁的操作设计,丰富的推送形式,为学习资源的共享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为留学生获取汉语学习资源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收集新疆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华侨班留学生微信上所关注的微信公众号,了解华侨班留学生使用汉语类微信公众号的使
英语语言学习中最基本的语言材料就是词汇,没有词汇就没有句子也就不能表达句子。在外语教学中,单词的教学与记忆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英语学习者学好英语的基本要求就是能够学习和掌握相应等级数量的词汇。同样高中英语学习中词汇学习是也决定着学习者的英语成绩好坏,词汇学习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英语成绩也得不到很大提升。而高中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必修阶段要求掌握3000-3200个单词。传统的英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国教育部号召全国中小学教师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教师信息技术融合能力。因此,需要构建教师信息技术融合能力指标,再以这些指标为依据进行现状分析,最终提出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融合能力的措施。研究一是高中物理教师信息技术融合能力指标构建。通过文献调研,首先对教师信息技术融合能力做了界定,再分析TPACK知识框架的整合思想和国内外信息技术相关的教师标
森林文化景区不仅可以为游人提供休闲游憩的活动空间,还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早期建设的森林文化景区受资金不足和建设理念局限等影响,建设水平低,服务设施不完善,无法满足当代游人的休闲需求,亟待进行景观的整体性提升来完善森林文化景区的游憩功能、生态功能和宣教功能。本文通过查阅、总结与森林文化景区景观设计相关的文献资料,从游憩功能、生态效益、以及文化展现三方面进行总结,提出游憩功能完善化、生态可持续化、文化特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层出不穷,由环境问题衍生出的其他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才能更好的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人们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教科书是教书育人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小学语文教科书,更是对于青少年的心理认知、价值观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日两国因地理位置相近,自古以来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交流频繁。通过先行研究可知,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对于语文教科书的研究成果都是很丰硕的
电影艺术是视觉艺术、听觉艺术以及叙事艺术的结合,精彩形象的叙事主题能创造出优秀的电影。20世纪90年代以王小帅、贾樟柯、娄烨、张元、路学长等为代表的第六代导演以叛逆姿态登上影坛,他们为中国当代影坛带来了鲜活的艺术创新力量。第六代导演影片的呈现使得中国当代电影艺术出现多元化的发展新趋势。他们的叙事艺术从聚焦中国当代城市的发展到关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和事的转变,他们对社会现实的想象性与重构,充分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