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波段宽带混频器及其在下变频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e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波段覆盖工作频段为60GHz-90GHz,其中71GHz-76GHz、81GHz-86GHz两个频段拓展了无线传输紧张的频谱资源,应用与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本文以实现E波段低成本、宽频带、低损耗的高性能上下变频系统为目标,利用低成本的商用肖特基二极管MA4E1310,研制了E波段低中频基波混频器、E波段高中频基波混频器、E波段四次谐波混频器以及作为本振源的V波段三倍频器,同时研制了高选择性的E波段和V波段波导腔体滤波器。本文主要研究进展包括以下内容:1、基于MACOM公司的肖特基二极管MA4E1310,采用90°相移型结构,设计了用于实现下变频的E波段低中频基波混频器。用HFSS仿真设计了波导-微带过渡结构、定向耦合器、IF接地回路、IF低通滤波器、肖特基二极管对及其输入输出匹配电路,结合ADS的仿真,对电路结构的参数进行优化,根据优化结果进行加工测试。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固定IF频率为5MHz,混频器在频率74GHz-88GHz范围内,变频损耗为7.8dB-10.8dB,平坦度优于±1.5dB,在82GHz处变频损耗最低为7.8dB。2、基于同样型号的肖特基二极管,设计了180°相移型的E波段高中频基波混频器。在定向耦合器靠近LO端的输出臂上添加90°相移线构成180°混合网络,从而使得该混频器可用于上、下变频。通过在耦合器输入、输出臂上增加短路线的方法拓展了耦合器的带宽。将设计的180°混合网络、二极管及其输入输出匹配电路、IF低通滤波器、IF接地回路等组合起来,在HFSS软件中建立一个完整的三维电磁仿真模型。采用HFSS三维电磁仿真和ADS谐波平衡法电路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优化,根据优化结果进行加工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固定IF频率为15.7GHz,混频器在频率66GHz-76GHz范围内,下变频变频损耗为9.7dB-12.2dB;最佳LO功率为15dBm左右;RF信号1dB压缩点大于3dBm。上变频变频损耗为8.9dB-12.1dB;在50GHz-76GHz频段内,混频器LO-RF隔离度在12dB以上。该混频器具有优良的宽频带、低变频损耗特性,可应用于E波段超外差下变频系统中。3、基于同样型号的肖特基二极管,设计了V波段非平衡式三倍频器。二极管对采用反向并联(APDP)的方式接入电路。利用HFSS软件对输入低通滤波器、输出波导-微带探针过渡结构、二极管对及其输入输出匹配电路等无源模块进行了仿真设计。建立了全尺寸三维电磁仿真模型,采用HFSS和ADS相结合的仿真方法,对输入输出匹配电路进行优化,并进行实物加工。测试结果表明,输入功率为20dBm,三倍频器在49GHz-61GHz频段内,输出功率典型值为4.5dBm,功率变化波动范围小于±0.75dBm;在频率50.3GHz-60.3GHz范围内的倍频损耗小于16dB,典型值为15.5dB。实验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该V波段三倍频器可以作为E波段高中频混频器本振源中的一部分,用于构建E波段超外差下变频系统。采用波导感性膜片结构,在HFSS中分别设计了E波段、V波段腔体带通滤波器。实验测试结果表明,E波段带通滤波器在频带66GHz-76GHz范围内,插入损耗典型值为0.5dB;在带外80GHz、62GHz处的抑制度大于25dB。V波段带通滤波器在频带50.3GHz-60.3GHz范围内,插入损耗典型值为0.5dB;在带外64.3GHz、48.3GHz处的抑制度大于20dB;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度较好。4、构建了E波段超外差下变频系统并进行了系统联调和性能指标测试。该系统主要由E波段高中频混频器及其本振源模块、Ku波段下变频及其本振源模块组成。将研制的E波段高中频基波混频器、E波段腔体带通滤波器、V波段三倍频器以及V波段腔体带通滤波器应用于该系统中。E波段高中频基波混频器用于实现第一次下变频;V波段三倍频器结合X波段跳频源模块以及二倍频模块,作为E波段高中频基波混频器的本振源;E波段、V波段腔体带通滤波器分别滤除E波段高中频混频器射频信号以及本振信号中的杂谱,提高下变频输出频谱的纯度。系统测试结果表明,射频频率在66GHz-74GHz范围内,二次变频后的中频输出功率平坦度优于±1.5dB。5、基于同样型号的肖特基二极管,采用反向并联二极管对结构(APDP),设计了E波段四次谐波混频器。利用HFSS对混频器的LO输入带通滤波器、RF输出波导-微带探针、LO及RF回收网络、IF低通滤波器、二极管对及输入输出匹配电路进行仿真设计。IF低通滤波器采用改进的3级CMRC结构,该结构尺寸小,且对整个LO信号频带的抑制度在60dB以上,有效提高了LO-IF端口间的隔离度。利用HFSS场分析和ADS路分析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对混频器电路进行了整体优化。根据仿真优化结果进行实物加工,实验测试表明,固定IF频率为1GHz,RF频率在72GHz-84GHz范围内的变频损耗为13dB-19.5dB,平坦度优于±3.3dB。该混频器在E波段低成本、小型化接收系统设计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专业技术人才储备和培育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希望能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分析出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就业意向上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的因素,结合对L学校师生的就业意向调查,提出加强职业学校就业工作的对策和措施。本文立足实证研究,在文献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以问卷和访谈等方式,对L学校50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重点从期望专业匹配度及薪酬情况、期望就业情况性别之间的差
重大税收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是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中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在税务部门的具体体现,目的是为了保证其行政决策的合法合理。重大税务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推动税务机关内部进行事前法律监督,促进其严格执法,为建设法治税务提供了制度支撑,为税务部门及各纳税主体之间提供一个良好、平等、公平的一个税收环境。该制度从试点走向全面推行的时间尚短,目前仍存在着一些尚待完善的问题。解决该制度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历史文明的长河中,民族音乐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是世界文明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同时还是炎黄子孙的重要精神文化财富,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和精神文化的象征。这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去传承和发展的。在小学音乐实践教学中,积极渗透民族音乐,不仅能有效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还能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古筝作为中国民族乐器的优秀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形制构造、不同的风格流派
产业协同集聚的现象已经作为一种新型的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分布结构特征,逐渐被学术界认为是决定和推动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率的水平能够进一步提升的重要经济驱动因素。当前处于发展阶段的我国的产业集聚已经不仅仅是广义上泛指某一产业与相同产业的集聚,而是更多地体现在相关联产业间的协同集聚上。对于生产性的服务业,作为主要是服务于我国制造业的一类重要的综合性服务产业,相关研究者们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到该产业与制造
现如今,金融业的行业规则与整个环境正在向国际化、标准化靠拢,简单方便的电子支付形式满足了时代的需求,得到了社会了支持和的认可,对于传统的支付系统模式来说,其也要做出相应地改变。网络技术与现代金融融合的结果就是电子票据,其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和方法,能够将交易效率提高,使得交易安全得到保障。综合我国市场经济主体内对于电子票据的接受程度与社会的适用等情况来看,深入研究其构建制度能够有助于推广电子票据系
推动科学治污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同时还指出“企业作为污染防治主体”“改革创新环
少年儿童爱国教育主要通过培养少年儿童的理想信念和国家观念,孕育出对党、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的朴素情感和社会责任意识。研学旅行是基于立德树人理念,沟通校内和校外教育的创新实践教育形式,让学生走出校园,到社会生活中体验、发现和探究,从而获得学习的一种综合实践活动形式。研学旅行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加强了少年儿童对于宏观国家和微观个体联系的认识,研学旅行为少年儿童走出书斋,了解真实的国家和人民提供了可
健康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也是最迫切的需求。健康的含义不仅包含身体上的健康,还有心理上的健康。居民健康问题存在于世界各个角落,这对全世界人民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居民健康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有利于了解当前的居民健康趋势与发现当前居民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而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正常运行,维护人类共同福祉,还可根据当前的监测结果对未来政策进行制定干预。影响居民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除了基因等不
“启事在教诲,成事在榜样”。榜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其独特性体现在具有引导性、示范性、生动性和激励性,有利于提高中职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中职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古今中国榜样教育理论、社会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结合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了解中职生榜样教育实施现状,发现榜样教育在取得一定
随着我国铁路隧道工程迅速发展,隧道穿越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层越来越多,在隧道修建和隧道运营的过程中底鼓现象时有发生。本文以沪蓉铁路遂成线某隧道为研究背景,通过分析隧道底鼓段地质结构和地应力特征分析,研究不同水平应力作用下缓倾层状围岩隧道底鼓特征。这对深化隧道底鼓特征的认识和控制底鼓非常重要,也可以为相似环境下隧道设计提供经验。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通过分析隧道底鼓段地质结构和地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