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脆弱的资源型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以山西省Y村为研究对象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ts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省是我国煤炭资源极为丰富,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地区。山西省由于其自身情况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思路和做法区别于南方林区的林业大省,探索出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的林改之路。   本文以“生态脆弱资源丰富”为研究的切入点,以国家渐进式的林权制度改革和农民自愿参与改革为主线,通过对山西省晋中市Q县Y村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围绕着Y村林改“要不要改,为什么改”“靠谁改,怎么改”“改的怎么样,好不好”这一线索,详细的阐述了Y村林改的全过程,取得的效果以及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文章的第一部分对有关林地的产权制度和林改的绩效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梳理。第二部分,深入的研究了在山西省这样生态脆弱的资源型地区开展林改工作的特殊性,及其这种特殊性对生态脆弱区农村林改领导者和执行者提出的具体要求;在这一部分还对山西省的生态情况、林业情况、资源开采情况进行了总结,这直接决定着林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第三部分,针对该区域本身的特殊性,国家自上而下的推行林改,广泛宣传教育,逐渐为广大群众所接受,自下而上走出一条“均山到户,以煤补林,松柏盖帽,果树缠腰”的林改之路。第四部分,探讨了独具山西特色的林业改革在Y村推行后,取得的绩效及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反思了林改过程中亟需解决的几个重要的问题。   因此,本文通过研究认为,在生态脆弱的山西开展集体林权改革十分必要,在国家的推动下,广大林农的支持与参与下,探索出独具山西特色的林改模式,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实现了林农增收,生态改善,林区和谐的预定目标。
其他文献
始于2003年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本质上看就是一次利益的重新分配与再调整,是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有效措施。2003年,党中央国
自白补强证据规则的构建与完善一直是刑事证据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自白证据因其能够准确地反映案件犯罪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与犯罪现场的客观发展,使得自白证据相对于案件的其
摘要 以当地推广种植的7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密度,设7.5万、9.0万株/hm2,副处理为品种,通过对不同品种在不同密度下表现的抗病性、抗倒性以及产量上表现的差异性,分析适合加密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耐密型玉米品种,结果表明:德玉919、南北7号、华农1107、绿育99密度在9.0万株/hm2的条件下产量增加显著。  关键词 玉米;高产;耐密;品种鉴选  中图分类号 S5
本文以易得性串联为视角分析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就是运用易得性串联理论来研究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目的在于对已有的《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