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随之而来的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如就业率低、专业不对口、就业满意度低等。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影响毕业生自身和高职院校的发展,也关乎我国民生问题和社会稳定。因此,解决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已迫在眉睫。 理论界已经从不同角度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广泛地分析,总结了高职就业难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包括就业政策不完善,就业指导及服务体系不健全,专业设置不合理,毕业生就业观念不正确,毕业生自身竞争力不足等诸多因素,并从社会层面、政府层面、学校层面及毕业生个人层面齐抓共管,探索多元化的就业模式。 本文对江苏省7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发放问卷1400份,回收1220份,回收率87.14%,样本数较大,具有统计意义。根据统计分析发现,高职毕业生面临主要问题是,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初次就业率低,薪资水平低,就业地区和就业行业不平衡,就业满意度低等。 本文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并以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为指导,对影响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一系列因素进行分析,包括毕业生供求关系、经济结构、就业政策、用人单位、高职院校、毕业生自身竞争力等,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可供参考的对策和建议。 学生的就业事关学生的未来、学院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作者认真调研并分析高职院学生的就业意向、就业需求、毕业生就业趋向以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等,积极探索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就业工作模式,以提高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