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Ⅰ对人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PI3K/Akt/mT0R信号通路的影响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uzihao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实验旨在初步研究丹参酮Ⅰ对人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作用机制。藉此为指导临床使用丹参酮Ⅰ治疗人乳腺癌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体外实验选择不同浓度(2.5、5.0、10.0、20.0和40.0μg/ml)丹参酮Ⅰ,分别与人乳腺癌MCF-7和MDA-MB-453细胞孵育一段时间后,(1)利用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丹参酮Ⅰ对人乳腺癌MCF-7和MDA-MB-453细胞的增殖和细胞毒性;(2)采用平板克隆形成试验观察丹参酮Ⅰ对人乳腺癌MCF-7和MDA-MB-453细胞克隆形成率的影响;(3)DAPI染色观察丹参酮Ⅰ对人乳腺癌细胞形态的影响;(4)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浓度丹参酮Ⅰ对人乳腺癌MCF-7和MDA-MB-453细胞凋亡率的影响;(5)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浓度丹参酮Ⅰ对人乳腺癌MCF-7和MDA-MB-453细胞周期的影响;(6)Western blot法检测丹参酮Ⅰ对人乳腺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7)Western blot法检测丹参酮Ⅰ对人乳腺癌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PI3K抑制剂LY294002干预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2.体内实验(1)裸鼠皮下成瘤实验:将人乳腺癌MCF-7细胞(1×106/0.1m1)分别接种至裸鼠的背部,2-3周后,观察所成肿瘤大小及侵袭的范围。(2)裸鼠成瘤后的药物处理:当肿瘤长到90mm3时开始治疗,将动物按肿瘤大小和体重随机分成3组(6只/组),即对照组[注射99%乙醇和1%Tween-20(0.1mg/10g体重)];低剂量Tan I组(5mg/kg);高剂量Tan I组(15mg/kg)。每周腹腔注射4次,连续3周,期间动态监测和观察裸鼠的生理状况、卡尺法测量裸鼠人乳腺癌皮下肿瘤的体积变化、计算人乳腺癌细胞荷瘤裸鼠的肿瘤抑制率:当对照组平均瘤体体积达到3750.5mm3时,终止实验进程,处死裸鼠、观察瘤体周围组织的浸润和称量裸鼠瘤体的重量。研究结果:1.体外实验1.1丹参酮Ⅰ对人乳腺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和克隆率的影响1.1.1 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结果显示,丹参酮Ⅰ对人乳腺癌细胞系具有更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其抑制作用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具有依赖性特点。丹参酮Ⅰ对雌激素受体阳性人乳腺癌MCF-7细胞和雌激素受体阴性人乳腺癌MDA-MB-453细胞24 h后的IC50均明显低于12 h的IC50(p<0.05),但相应时间点的两种细胞IC50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1.1.2不同浓度丹参酮I处理人乳腺癌细胞48 h后,高浓度(5.0μg/ml)丹参酮Ⅰ组集落形成抑制率显著高于低浓度(2.5μg/ml)丹参酮Ⅰ,且两组间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丹参酮Ⅰ对MCF-7和MDA-MB-453细胞的集落形成抑制率与阳性对照DDP组相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1.2.丹参酮Ⅰ对人乳腺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1.2.Ⅰ不同浓度丹参酮Ⅰ处理人乳腺癌细胞48 h后,经特异性的DNA荧光探针(DAPI)标记证实:对照组MCF-7细胞和MDA-MB-453细胞均表现为完整的核结构、低强度的蓝色荧光,未见典型的凋亡形态特征;高浓度(5.0μg/ml)丹参酮Ⅰ组人乳腺癌MCF-7细胞和MDA-MB-453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均表现为高强度的蓝色荧光,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特征,且效果明显高于低浓度组(2.5μg/ml)。1.2.2不同浓度丹参酮Ⅰ处理人乳腺癌细胞48 h后,Annexin-VFITC/PI双染色结果显示,低浓度丹参酮Ⅰ组细胞凋亡率(14.80±3.34%)和高浓度丹参酮Ⅰ组细胞凋亡率(30.13±4.26%)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6.78±2.34%),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高浓度丹参酮Ⅰ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低浓度丹参酮Ⅰ(P<0.05)(图2-12)。但两种细胞之间凋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1.2.3不同浓度丹参酮Ⅰ处理人乳腺癌细胞48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含量分布图中,雌激素受体阳性人乳腺癌MCF-7细胞Go/G1期细胞数和G2/M期细胞数逐渐下降,S期细胞数逐渐增加,S期细胞比例从39.42±3.53%上升到51.54±5.71%,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低剂量丹参酮Ⅰ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无显著性变化;丹参酮Ⅰ作用雌激素受体阴性人乳腺癌MDA-MB-453细胞48 h后,随着S期细胞数逐渐增加,伴随着Go/G1期细胞比例和G2/M期细胞比例逐渐下降,S期细胞比例从40.34±3.81%(对照组)上升到57.46±5.52%(2.5 μg/ml丹参酮Ⅰ)和65.56±6.13%(5 μg/ml丹参酮Ⅰ)。1.2.4不同浓度丹参酮Ⅰ处理人乳腺癌细胞48 h后,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显示,随着丹参酮Ⅰ浓度的增加,人乳腺癌MCF-7细胞和MDA-MB-453细胞内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和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 A)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而细胞周期蛋白B(Cyclin B)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丹参酮Ⅰ浓度的增加,人乳腺癌MCF-7细胞和MDA-MB-453细胞内周期素依赖性激酶2(Cyclin-dependent kinase 2,Cdk2)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而P27 Kip1和P21 Cip1蛋白表达量均逐渐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1.3丹参酮Ⅰ对人乳腺癌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1.3.1丹参酮Ⅰ对人乳腺癌细胞PI3K、Akt、mTOR蛋白表达的影响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目的蛋白条带的灰度值与β-actin比值表明,不同浓度丹参酮Ⅰ作用人乳腺癌MCF-7细胞和MDA-MB-453细胞48 h后,p-Akt蛋白和p-PI3K表达量随着丹参酮Ⅰ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各处理组p-Akt、p-PI3K和p-mTOR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丹参酮Ⅰ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和MDA-MB-453细胞中总Akt蛋白、总PI3K和总mTOR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3.2丹参酮Ⅰ对人乳腺癌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下游蛋白的影响人乳腺癌MCF-7细胞和MDA-MB-453细胞中Bad, Cytochrome C, 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随着丹参酮Ⅰ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各处理组Bad,Cytochrome C, 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间相应蛋白也具有统计学差异。1.3.3 LY294002干预丹参酮Ⅰ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我们使用PI3K抑制剂LY294002和丹参酮Ⅰ的不同组合分别干预人乳腺癌MCF-7细胞和MDA-MB-453细胞48 h,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显示:单独LY294002或低剂量丹参酮Ⅰ降低了MCF-7细胞和MDA-MB-453细胞中p-Akt、p-PI3K和p-mTOR的蛋白表达(图2-23,图2-24),与空白对照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图2-20)。当LY294002或低剂量丹参酮Ⅰ联合使用时48 h, MCF-7细胞和MDA-MB-453细胞中p-Akt、p-PI3K和p-mTOR的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与单药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体内实验2.1动物状态监测各组裸鼠的精神状态、活动、进食饮水情况相对稳定。各组体重下降均不明显,未出现其它明显变化。2.2乳腺癌皮下瘤模型的建立荷瘤裸鼠自皮下接种人乳腺癌MCF-7细胞1周左右,裸鼠左侧肉眼可见皮下有一绿豆大小的结节,表明成功建立人乳腺癌皮下模型。2.3丹参酮Ⅰ对人乳腺癌皮下瘤的影响经药物干预2周时低剂量丹参酮Ⅰ(5mg/kg)组肿瘤抑制率为14.82%,高剂量丹参酮Ⅰ(15mg/kg)组肿瘤抑制率为36.70%;药物干预3周时低剂量丹参酮Ⅰ(5mg/kg)组肿瘤抑制率为22.57%,高剂量丹参酮Ⅰ(15mg/kg)组肿瘤抑制率为56.70%,均明高于正常对照组的肿瘤抑制率(2.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开始治疗12次后,G2组(5mg/kg Tan I组)荷瘤鼠原发肿瘤的平均瘤体重量和对照组(G1)相比无明显差异(p=0.159);但G3组(15mg/kg Tan I组)荷瘤鼠原发肿瘤的平均瘤体重量和对照组(G1)相比较减轻更明显(p=0.004)。研究结论:1.丹参酮Ⅰ对人乳腺癌细胞具有明显抑制增殖作用,呈现出浓度和时间依赖性;2.丹参酮Ⅰ具有明显的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克隆形成率;3.人乳腺癌MCF-7 (ER+)细胞和MDA-MB-453 (ER-)细胞均被丹参酮Ⅰ阻滞于S期:4.丹参酮Ⅰ通过抑制人乳腺癌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5.丹参酮Ⅰ对人乳腺癌细胞荷瘤裸鼠的瘤体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具有浓度和剂量依赖性。6.丹参酮Ⅰ对人乳腺癌细胞荷瘤裸鼠无明显毒副作用。
其他文献
《北京人在纽约》中,姜文的表演那么老练地道,王起明在纽约苦斗、挣扎中的沧桑沉浮,无不被他抖落的淋漓尽致。
期刊
免疫球蛋白是人体的主要免疫物质,对生物体的多种器官和系统有重要影响,与某些疾病的治疗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日益为人们所关注.目前国内外对免疫球蛋白的研究及开发应用已进入
为了防止给水对锅炉系统金属的氢去极化作用而引起的腐蚀,以及防止金属表面的保护膜遭到腐蚀破坏,通常是在给水中加氨(或胺)来调节p H,使其保持在8.5~9.2之间,氨溶于水呈碱性的
提出一种包括零部件系统的材料类型、零件规格、零件厚度的组合结构并以质量及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方法。常规的轻量化设计往往在零件材料或者零件规格单一化的基础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检测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和胃癌中Runx3蛋白的表达和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感染率,探讨其在胃息肉与胃癌中的相关性.方法:对炎性胃息肉组25例、增生性胃息肉组25例、腺瘤性
翻译教学的目标、内容与方法林璋一、翻译教学的性质(一)作为教学手段的翻译当今流行的外语教学法有听说法、情景法和功能意念法等,然而在外语教学法的大家庭中,年纪最大的,当属语
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引起高传染性人类疾病的因素,该病毒分布于世界各地,在人类和动物中具高致病率和死亡率。尽管对流感病毒进行了广泛的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