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仲叶为杜仲科杜仲属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干燥叶。杜仲传统以皮入药,皮剥树死,为保护杜仲植物资源,近年来杜仲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本论文分为三部分:一是杜仲叶的研究概述,对杜仲叶的基本情况及研究进展作了简要概述;二是实验部分,对绿原酸的含量测定及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此外,还对杜仲叶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提取分离以及在受热干燥中桃叶珊瑚苷、绿原酸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三种成分的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三是结果与讨论。杜仲叶与杜仲皮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相似,都具有降压作用。本专题采用超声提取、柱层析、旋转薄层层析等方法对杜仲叶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作了提取分离研究。从杜仲叶中共分离出四个化合物:A1、A2、B、C。用波普学方法(UV、IR、NMR、MS),辅以理化常数、对照品,鉴定出其中两个化合物:桃叶珊瑚苷(B)、绿原酸(C)。其中化合物B和C是通过反复柱层析分离得到,化合物A1和A2极性非常相似,经过柱层析无法将其二者分开,并且还混有少量其它杂质,进而利用旋转制备薄层进行分离。旋转制备薄层色谱依靠离心力的作用加快层析速度,加大Rf差值,促进各组分分离,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A1和纯度约为80%的化合物A2。最后将化合物A2的粗品用制备液相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A2,经高效液相分析纯度分别为99.5%、99.3%。化合物A1和A2的结构正在鉴定中。绿原酸是杜仲叶中含量较高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菌消炎、独特的抗诱变与抗恶性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大多数化学成分所用的主要方法,该方法最常用的检测器是紫外检测器,测定结果准确,人为因素影响小,操作比较简单方便,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为绿原酸的含量测定建立了一个可靠准确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绿原酸的提取工艺作了准备。在此基础上,对绿原酸的提取工艺加以改进,采用水煮石灰乳沉淀法提取绿原酸,并做了中间放大试验,绿原酸的提取率达到44.7%,证明该方法适于工业生产。此外,还对桃叶珊瑚苷、绿原酸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三种成分在受热干燥中的含量变化进行了考查,发现杜仲叶先于沸水中浸泡5 min,再于60℃干燥的药材桃叶珊瑚苷和绿原酸的含量都高于其它加工方法。而杜仲皮在80℃直接烘干品中桃叶珊瑚苷的含量最高,绿原酸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含量无明显变化。这为杜仲的干燥储存条件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