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尿液中多环芳烃(PAHs)代谢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重庆地区女童青春发动时相提前与体内多环芳烃(PAHs)暴露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尿液中4种PAHs代谢物,即1-羟基芘(1-OHP),2-羟基萘(2-OHNa),2-羟基芴(2-OHFlu)及9-羟基菲(9-OHPh)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采用目的性抽样,在重庆市九龙坡区选取有代表性的四所小学,每所小学选取1-4年级女生作为研究对象,由家长和女童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对目标儿童进行一般情况的问卷调查、生长发育的体格检查及尿液中4种PAHs代谢物的HPLC检测。结果:HPLC测得四种物质的保留时间:1-OHP为2.34min;2-OHNa为2.06 min;2-OHFlu为2.25 min;9-OHPh为2.21 min,1-OHP工作曲线为^Y=0.11X+0.007,r=0.9997,2-OHNa工作曲线为^Y=0.23X+0.087,r=0.9999,2-OHFlu,^Y=0.21X+0.01687,r=0.9998,9-OHPh^Y=0.13X+3.90,r=0.9989。PAHs代谢物测定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80%以上,检测限为0.1~50ng/ml均满足实验要求。四所小学共调查女生737名,年龄为(8.81±1.23)岁,其中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组209人,正常组528人。尿液PAHs代谢物检测结果显示,被调查的737名女生均检测出4种PAHs代谢物,其中1-OHP(0.01~4.77)ng/ml,2-OHNa(0.15~50.00)ng/ml,2-OHFlu(0.06~12.59)ng/ml及9-OHPh(0.29~23.17)ng/ml。PAHs暴露原因分析的结果显示,从不或偶尔食用熏制食品组在1-OHP暴露浓度水平上与经常食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或偶尔食用油炸类食品组在1-OHP和9-OHPh暴露浓度水平上与经常食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过染发剂组和未用过染发剂组在9-OHPh暴露水平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组和正常组在2-OHFlu和9-OHPh暴露水平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以往研究,本研究建立了尿液中4种PAHs代谢物的HPLC检测方法,该方法实验步骤简单,适用范围较宽,易于推广,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性高的检测手段。研究地区女童青春发育早期均有PAHs暴露,PAHs暴露可能与经常食用熏制类和油炸食品,使用过染发剂等因素有关,且PAHs暴露可能是女童青春发育时相提前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