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一个国家根之所系,脉之所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文化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纵观国际,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特征日益突出,国家间的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的较量,文化力量博弈日渐激烈。一些西方国家推行文化霸权政策,以“修昔底德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来唱衰中国,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着眼国内,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交织并存,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优秀传统文化日渐式微,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发展出现失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当前文化发展现状,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本文立足于国内外实际,以文化自信为视角,论述习近平文化自信观的产生背景、理论依据、主要内容、培育践行及其理论意义与时代价值。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分析选题的时代背景与研究意义。文化自信适时提出是解决当前国内外严峻形势的迫切需要,是整合社会意识,提供普遍价值遵循的客观需求。习近平文化自信观的提出同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成果、党的历代领.导人文化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的,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符合时代发展诉求。第二章为相关概念和理论的界定。通过对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相关概念理解,梳理习近平文化自信观的理论渊源。总结概括马克思列宁等经典作家文化思想的理论成果,系统梳理我们党主要领导人关于文化思想的论述,找到全篇写作的理论依据与逻辑支持。第三章阐述习近平文化自信观的内涵及其特征。主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自信的精神引领、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渊源根基、红色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独特标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当代遵循四个方面来概括。第四章对习近平文化自信观培育践行进行系统阐述。从筑牢中华优秀文化根基,博采借鉴各国文化之长,完善当前文化建设体系三个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将理论创新贯彻到社会实践中,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有益借鉴。第五章论述习近平文化自信观提出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主要从国内国际两方面找出中西方文化的相通性以及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传承性,阐明文化自信的提出有助于进一步丰富马列主义文化理论成果,为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思想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最后对文章进行概括总结,写出结语以及用到的参考文献,并将论文写作过程的前期准备、中期修改、后期成稿进行回顾总结,做出后记,将论文写作的宝贵经历记录下来。总之,文化自信的提出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荣誉感和自信心。从而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意识,提高对于文化好恶的辨别能力,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对待中外文化,以开放的态度实现不同文化间的聚同存异,最终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