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跆拳道项目体能训练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不多,研究程度不深且不系统,对跆拳道体能训练认识仅仅停留在身体素质的层面,未能结合跆拳道项目的本质特征,探讨跆拳道体能训练过程的特点。通过参加国家跆拳道队备战北京奥运会的体能训练,以参加北京奥运会集训的全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借助北京体育大学和天津韩家墅国家队训练基地,采用实验室测试和现场跟踪测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体能训练的诊断与评价进行研究。研究不拘泥于跆拳道体能训练的具体方法手段,主要侧重于跆拳道体能训练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环节。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思路;跆拳道运动员运动素质指标的构建与运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变化特征;跆拳道运动员关键技术动作主要用力肌肉、用力顺序和发力形式;髋、膝关节同侧肌群的屈伸比例和异侧同名肌群的肌力比例;跆拳道运动员步法移动能力的训练与客观量化评价。研究的完成能够为跆拳道项目遴选体能训练手段、评估体能训练效果、预防运动伤病以及制定有效的体能训练计划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1.技术动作的肌肉工作方式,比赛中能量供应方式,腿法、步法和拳法技术特点,以及易伤部位的预防是考虑优秀跆拳道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思路。2.启动变向跑、12min跑,半蹲、高翻、坐位体前屈、俯撑推拉球、起跳反应力量指数和快速两头起是跆拳道运动员的基本运动素质,体能训练的初始诊断和阶段效果分析应注重个性化评价和动态评价。3.优秀跆拳道运动员关键技术动作的主要发力肌肉是臀大肌、竖脊肌、股四头肌、股后肌群、腓肠肌和胫骨前肌,以爆发式用力为主,其它肌群以持续用力为主,不同动作的肌肉用力方式存有一定的差异。4.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膝关节在慢速60°/s运动时屈伸肌群比例平均值为55%-60%;在快速240°/s时屈伸肌群比例平均值为68%-78%。髋关节60°/s运动时屈伸肌群比例平均值为55%-60%;在快速240°/s时屈伸肌群比例平均值为50%-78%;髋、膝关节异侧肌群肌力比例平均值均为95%-100%。5.步法移动是跆拳道技战术灵活运用的前提条件,通过在步法敏捷度仪器上的训练,可以有效增强跆拳道运动员步法的灵敏协调能力,缩短对引导信号的反应时间,提高运动员的动作速度和运用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