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体在择偶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的直接信息判断潜在伴侣的配偶价值,因而其所作的决策会受到其他同性对目标对象评价、判断等间接信息影响,这种现象即为择偶复制现象。择偶复制普遍存在于动物界与人类中,是其解决由于信息不足而导致的决策困境的一种有条件、有方向而且是高度情景依赖的一种适应性的性选择策略。 以往研究中,关于择偶复制的研究多采用一个笼统吸引力指标或者选择意愿指标,但吸引力的构成要素是包括外貌特征、人格特点、性格习惯、才能智力以及经济水平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本研究旨在以前人有关择偶复制研究为基础,进一步探讨当提供靶目标不同吸引力线索时,个体的择偶复制现象及其性别差异。研究一通过引入三个选择意愿水平,再次验证个体的择偶复制现象及其性别差异。研究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采用问卷调查法,进一步探索了个体择偶标准的维度及男性与女性在各维度上的差异。第二部分采用实验法,在结合第一部分所得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不同靶目标吸引力线索下个体的择偶复制现象及其性别差异。 综合以上三个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当提供笼统吸引力指标(或选择意愿时),择偶复制效应不存在性别差异。但不同选择意愿水平对男性与女性的影响模式不同。对男性而言,不同选择意愿水平条件下的择偶复制效应则并无差异。对女性而言,相比于高选择意愿水平与中等选择意愿水平,其在低选择意愿水平条件下产生更强的择偶复制效应。 (2)个体的择偶标准可以分为品质吸引力、生理吸引力及资源吸引力三个维度。且男性与女性的择偶标准存在显著差异。女性最为注重品质吸引力,其次为资源吸引力,最后为基因吸引力;而男性最为注重品质吸引力,其次为基因吸引力,最后为资源吸引力。 (3)当提供不同吸引力线索时,男性与女性的择偶复制效应存在差异。当提供品质吸引力线索时,在Yes判断条件下,男性与女性均产生择偶复制现象。当提供生理吸引力线索时,男性产生显著的择偶复制现象,而女性没有产生择偶复制现象。当提供资源吸引力线索时,男性与女性均产生择偶复制现象,且女性在榜样人物作Yes判断条件下,产生更强的择偶复制效应。 (4)不同吸引力线索间的择偶复制效应也存在差异。当提供品质吸引力线索、生理吸引力线索时,男性被试在榜样人物作Yes判断时,会表现出更多的择偶复制效应;在Yes判断条件下,女性被试在提供品质吸引力线索、资源吸引力线索时,会表现出更多的择偶复制效应。而在No判断条件下,女性被试在提供品质吸引力线索时,会表现出更多的择偶复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