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导致文学影视化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六六的作品在其中较有代表性:一是六六的作品被搬上荧幕后获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同,随后也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二是对六六的作品形式进行研究的论文还比较少,而对其影视化倾向进行系统性研究的论文几乎没有。对六六作品形式上的影视化倾向展开分析十分具有代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作为编剧、作家的六六的小说创作在形式上体现出了强烈的影视化倾向,基本思路是对六六已经被影视化的四部长篇小说《王贵与安娜》、《双面胶》、《蜗居》、《心术》的写作技巧横向分析和写作历程转变的纵向比较。全文分四个章节,在引言部分,对论文的选题意义、概念界定、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说明。随后对六六小说的矛盾冲突构造、人物形象塑造、创作策略和语言风格进行了论述,阐述六六小说在形式上具有强烈的影视化倾向。第一章探讨六六小说矛盾冲突的构造上的影视化特色,分析六六小说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即行文之初制造不同类型的矛盾冲突,定下全文的基调,继而在行文中追求情节的曲折,最后以意外事件制造悲喜剧的收场。第二章围绕六六小说在人物塑造上类型化、特殊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说明六六小说在人物塑造方面具象可感,带有强烈的影视化色彩。第三章探讨六六小说的创作策略。六六的基本写作模式为:以平民视角为切入点,以家庭伦理叙事为主题,深度剖析情感困境,宣扬主流价值观。六六小说的故事线索明白曲折,擅长使用蒙太奇的叙述手法。第四章将六六小说的语言分为说明语言、叙述语言、心理活动和人物台词,通过对四种语言特色的探讨来说明六六小说的语言与影视作品要求的贴近。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六六小说形式的影视化倾向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与探讨。当下理论界对六六小说的研究多是从内容、思想主题等层面的探讨,即使有对其形式上的探讨,也少有系统的、理论上的深入分析。本文将六六小说创作看做一个整体,认为她的四部小说在创作风格上各具特色,是她小说创作的四个不同阶段,通过对叙事学理论和影视剧本写作理论的阅读,以及对六六小说相关资料的查阅,以六六小说创作的剧本化特色为研究中心,对六六的写作路径进行了梳理,对六六小说形式的多个方面深入分析。继而将六六小说创作的现象和小说、剧本创作的普遍规律相结合,对六六小说形式上的特色进行了举证和叙述,并从理论上解释和论证六六的小说是如何在当今市场化的影视创作潮流影响之下既取得广泛的市场认同同时又突显着自己的创作特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