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静电纺纳米纤维膜以其比表面积大、孔径小、孔隙率高、渗透性好等优势,已在过滤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存在通量与截留率相互制约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本论文提出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f-MWCNTs)引入电纺壳聚糖(CS)纳米纤维膜中,分别采用高压辅助喷射法和静电喷射法使f-MWCNTs在电纺过程中自组装到CS纤维表面,构建出一种兼具高通量及高过滤效率的“枝干”结构f-MWCNTs/CS复合膜,并探究了其对有机染料的过滤机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探索并优化了“枝干”结构f-MWCNTs/CS纳米复合膜的制备工艺,并对其结构形貌进行表征。SEM结果表明,采用同步喷射/电纺的方式可使f-MWCNTs在静电纺过程中组装到CS纤维表面,形成类似树枝状的纤网结构。BET数据显示,采用高压辅助喷射和静电喷射法制备得到的复合膜的比表面积分别达到了80.18 m2/g和78.34 m2/g,较电纺CS纤维膜(73.64 m2/g)有了一定提高。 (2)对“枝干”结构f-MWCNTs/CS纳米复合膜进行过滤性能测试,并研究其过滤机制。接触角数据显示,电纺CS纳米纤维膜的平均接触角在88°左右,溶液共混法f-MWCNTs/CS复合膜的接触角为85°左右,而高压辅助喷射法和静电喷射法f-MWCNTs/CS复合膜的接触角分别降到了76°和80°。由此证明,f-MWCNTs的加入可改善复合膜的亲水性,而且采用同步喷射/电纺法制备的f-MWCNTs/CS复合膜的亲水性更佳。染料过滤实验表明,采用同步喷射/电纺法获得的“枝干”结构复合膜可使膜的截留率大幅提高,同时仍能保持较高的水通量。当纤维膜厚度为0.015mm时,高压辅助喷射法和静电喷射法获得的“枝干”结构复合膜对有机染料截留率均达到了80%以上,相较于电纺CS纤维膜提高了近1.7倍,而水通量仅降低不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