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E-UPLC-MS/MS法测定纺织品中禁用的有机磷阻燃剂

来源 :西安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cy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建立了一次性测定目前纺织品禁用的9种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三(2-氯乙基)磷酸酯(TCEP)、三(2-氯丙基)磷酸酯(TCPP)、三-(1,3-二氯丙基)磷酸酯(TDCP)、三-(2,3-二溴丙基)-磷酸酯(TRIS)、三(邻-甲苯)磷酸酯(TOCP)、磷酸三苯酯(TPP)、2,2-二(氯甲基)-1,3-丙二醇双[双(2氯乙基)]磷酸酯(V6)、磷酸叔丁基二苯酯(MDPP)和磷酸苯基(二叔丁基苯基)酯(DBPP)的快速熔剂萃取,超高效UPLC-MS/MS的分析方法。本课题通过对比超声波萃取和快速溶剂萃取两种萃取方式,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分析,对9种阻燃剂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如下:(1)超声波萃取的优化条件为:萃取溶剂丙酮,萃取时间30min,萃取温度40℃,萃取功率100%;(2)快速溶剂萃取的最优条件为:萃取溶剂丙酮,循环次数4次,萃取时间6min,萃取温度110℃。同时,本课题对比了GC-MS和UPLC-MS/MS两种分析方式,在分别对GC-MS和UPLC-MS/MS监测条件优化后得出,GC-MS方法的检出限为0.019mg/kg-0.250mg/kg,线性范围0.01 mg/L-1mg/L,测定阻燃剂的总时间15min;UPLC-MS/MS方法的检出限0.003 mg/kg-1.250mg/kg,线性范围0.005 mg/L-1mg/L,测定9种阻燃剂的总时间7min。此外,由于2,2-二(氯甲基)-1,3-丙二醇双[双(2氯乙基)]磷酸酯(V6)沸点较高,在GC-MS条件下无法检测到,故排除GC-MS,采用UPLC-MS/MS做加标实验。综合以上分析结果,采用超声波萃取UPLC-MS/MS检测和ASE-UPLC-MS/MS法检测,选取4种有代表性的不含目标化合物的空白基质:白色梭织棉布、粉色涤棉混纺(65/35)、棕色涤纶化纤和黄色PU,对目前纺织品中禁用的9种有机磷阻燃剂进行了低、中、高三个浓度、9个平行样的加标回收率实验,测得:(1)超声波萃取UPLC-MS/MS检测法所有样品的平均回收率在93.44%-103.62%,方法平均精密度在8.07%-8.79%;(2)ASE-UPLC-MS/MS检测法所有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101.28%-103.34%,方法平均精密度为3.96%-4.41%。对比超声波萃取UPLC-MS/MS检测和ASE-UPLC-MS/MS检测两种分析结果后,择优选取ASE-UPLC-MS/MS做实际样品的检测,测得方法回收率介于87.17%-92.50%之间,方法精密度介于4.64%-5.95%之间。本文图34幅,表32个,参考文献81篇。
其他文献
<正>医患纠纷给医患双方及单位、家人带来许多不良影响,解决纠纷的时间越长,给医务人员会带来越沉重的心理负担,甚至影响到其他病人的诊治工作;同时给家属感觉到自己处于弱势
会议
纪录片以其独特的审美视角透视着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以镜鉴的方式关照着人类的生存方式,进而关怀人类的内心世界,用平实的镜头语言来为今天书写历史的预言。可以说,纪录片是
中红外3μm属于“人眼安全”激光波段,且处于“分子指纹”光谱范围,在痕量气体检测、气象分析预测、军事光电对抗、红外遥感探测等技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连续激光相
目的探讨艾地苯醌对酒精依赖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常规治疗的酒精依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只给予抗酒渴求口服药纳曲酮每日25mg、每
在语言交际活动中,有一些语言是不能直接说,而只能委婉地表达或换另外一种说法,这就是语言的禁忌。语言禁忌是一种躲避行为,避免说一些不利的话,免得招致于己不利的后果。禁忌的结
目的:大肠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也非常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但其发病机制仍不很清楚[1]。近年来,对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机制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梳理了当前我国轻型运动飞机适航取证政策要求,以固定翼轻型运动飞机为例,分析梳理轻型运动飞机取证适航管理要求、适航性技术要求,从审定基础、设计保证体系构建、适航性设
厢式压滤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间歇性操作的固液分离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矿山、医药等行业。目前压滤机产品面对迅猛发展的工业化存在着过滤效率低、可靠性低、
用化学合成法生产口蹄疫疫苗是一种新型疫苗生产方式,口蹄疫合成肽疫苗生产企业在应急管理研究上并没有可参照的案例。因此企业在处理和应对突发状况时没有一个完善的应急管
<正>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致盲率非常高的感染性角膜疾病,为真菌直接侵入角膜所致。通常因外源性感染、眼附属器感染的蔓延及内源性感染所致,眼科常见的致病性真菌达数十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