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文化是政治系统的观念依托,支配着人们的政治行为模式,影响着现实的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政治发展水平的并驾齐驱是一个社会保持稳定必不可少的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个宏观社会处于转型期,此阶段的农村政治文化是以现代的基层政权为基础,以村民自治为代表的基层民主政治的践行为特点的表现形态,它的典型表征为嬗变与选择,是农村政治文化变迁与重构的阶段。要构建新时期的农村政治文化就是构建与以村民自治为代表的基层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政治文化,为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文化软环境。特定的政治制度总是与特定的政治文化相互支持,两者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如同孪生兄弟一样成为维护人类社会政治秩序的基本力量,在政治社会中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政治生活的发展。特定的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存续的重要基础,其能够规范和指导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并影响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的实际运作。政治文化作为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塑造政治人格,规约政治行为,维持政治秩序,对政治制度政治效能的发挥产生着重要影响。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政治发展为保障,以文化发展为引导。当前,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以村民自治为代表的基层民主政治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经济发展、政治进步的同时,对农村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经济的发展、制度的变迁需要政治文化的转型,特别是国家主导战略下的以村民自治为代表的基层民主政治并没有形成相应的政治文化基础。尤其是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一些消极因素,如传统家族意识、宗法观念、封建迷信,等级观念、依附心理等严重影响着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实现的步伐。因此,从中国农村的政治实际出发,构建与新农村建设相适的新型政治文化,培养民众与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习惯和政治人格就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农村政治文化现状、农村政治文化的现代功能以及农村政治文化构建的动力机制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构建新时期农村政治文化的具体举措,以求构建与基层民主政治相适应的农村政治文化,为基层民主政治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