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gans)生物钟和内分泌对低温的应激响应与适应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m520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眠是部分动物保存体能、避开寒冷、饥饿和疾病等不利环境的自我保护方式和在漫长适应进化过程中获得的重要生存策略之一。传统观点认为,两栖类等变温脊椎动物的冬眠是对环境低温和食物匮乏的被动适应,属于简单的冷麻痹现象。然而,我们认为两栖类进入冬眠的过程是一种节律内稳态向另一种节律内稳态的过渡,而生物钟可能在生理和分子水平上参与了整个过程的节律控制。本研究提出并尝试解释的科学问题是:中华大蟾蜍中枢与外周生物钟对冷刺激的敏感性是否存在差异?冬眠中蟾蜍在缺乏授时因子条件下生物钟能否保持运行以及节律振荡特征是否发生了改变?研究结果如下:1、脑组织生物钟基因表达变化在初始状态(22℃)下,脑组织Clock、Bmal1、Per2和Cry2 mRNA的表达均表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p<0.05),其中Bmal1基因mRNA表达呈现出显著的昼夜节律性(p<0.05,SE(A)/A<0.3),峰值处于6:00至18:00之间,之后表达量开始逐渐下降。Clock、Per2和Cry2三者的mRNA表达模式较为相似,峰值都出现在6:00。Perl和Cryl基因表达均没有明显的昼夜变化(p>0.05)。在低温(4℃,黑暗)24h内,Clock、Bmal1、Per2、Cry1和Cry2的表达发生了明显变化(p<0.05),仅Perl对低温未作出响应(p>0.05)。Bmal1基因mRNA表达持续升高,而Cry2mRNA表达持续下降。Per2的表达呈现出明显的昼夜节律模式(p<0.05,SE(A)/A<0.3),其峰值出现在22:00(p<0.05)。与初始状态相比,Cry2的平均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但其他各钟基因的平均表达量变化不明显(p>0.05)。经过低温驯化45d后,大多数钟基因没有明显变化,仅Cryl存在显著的变化(p<0.05)。同时,Perl和Cryl平均表达量较初始状态均显著升高(p<0.05),而Per2与之相反。在初始状态下,脑组织Thrp基因表达量统计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经过低温(4℃,黑暗)冷暴露24h和低温45d驯化后,Thrp基因表达量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且Thrβ平均表达量显著低于初始状态(p<0.05)。2、肝组织生物钟基因表达变化初始状态(22℃)下,肝组织Clock、Bmal1和Cry2基因mRNA表达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其中Bmall基因mRNA表达呈现出显著的昼夜节律变化模式(p<0.05,SE(A)/A<0.3),波峰值和谷值分别出现在10:00和2:00. Clock mRNA表达峰值出现在10:00(p<0.05),两者的mRNA水平似乎都表现出白天高晚上低,具有一定的同步性。在低温(4℃,黑暗)冷暴露24h内,肝脏大多数生物钟基因没有作出反应(p>0.05),仅Per2 mRNA表达发生显著变化(p<0.05)。此外,所有生物钟基因mRNA平均水平较初始状态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经过低温驯化45d后,Clock、Bmal1、Per2和Cryl的mRNA表达恢复了明显的变化(p<0.05),其中Bmal1和Per2的峰值都出现在2:00,这两者在表达模式上具有一定的同步性。Perl和Cry2 mRNA表达没有发生明显变化(p>0.05)。 Bmal1、 Per1、Cry1和Cry2 mRNA平均水平在初始状态下表现出低表达、振幅小,而经过低温驯化后mRNA平均水平呈现出高表达(p<0.05)、振幅大。在本研究的三种实验处理下,肝组织Thrβ基因:mRNA表达统计上均未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Thrβ基因:mRNA整体平均表达水平在它们之间也没有差异性(p>0.05)。3、内分泌激素水平含量变化在初始状态(22℃)和低温(4℃,黑暗)冷暴露24h内血清CORT含量都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但CORT平均含量受到低温冷暴露的显著抑制(p<0.05)。经过低温驯化45d后,血清CORT含量存在显著变化(p<0.05),其峰值出现在10:00,之后呈逐渐下降趋势,同时CORT平均含量与初始状态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初始状态和低温(4℃,黑暗)冷暴露24h内血清MT含量均有明显的变化(p<0.05),其峰值都出现在10:00。经过低温驯化45d后,血清MT含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在初始状态下,血清T3含量发生了显著的昼夜节律变化(p<0.05,SE(A)/A<03),峰值出现在6:00,之后呈现出逐渐下降趋势。在低温(4℃,黑暗)冷暴露24h内,虽然血清T3含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p>0.05),但其平均含量与初始状态有显著变化(p<0.05)。经过低温驯化45d后,血清T3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p<0.05),且其平均含量与初始状态有显著升高(p<0.05)。在初始状态和经过低温驯化45d后,血清T4含量发生明显的变化(p<0.05),而在低温(4℃,黑暗)冷暴露24h内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且其平均含量较初始状态也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经过低温驯化45d后,血清T4平均含量较初始状态呈现出显著性降低(p<0.05)。4、器官组织间钟基因的比较初始状态的Clock、Bmal1、Cry2在脑和肝脏内均保持振荡,而Per2基因只在脑内振荡,Per1和Cry1在两种器官内不振荡。脑内大多数钟基因对冷刺激做出了快速响应,振荡明显,但Cry2平均表达量明显下降。相反,除Per2外,肝脏内绝大多数钟基因的振荡不明显。此外,冷应激对脑和肝的Per1基因表达无影响。在低温驯化中脑内大多数钟基因振荡不明显,仅Cry1存在明显的振荡,但Per1和Cry1基因出现了高表达。然而,肝脏内Bmal1、Per2、Cry1存在明显的振荡且振幅明显加大,表达峰值均出现在2:00,而且大多数钟基因(Bmal1、 Per1、Cry1、Cry2)出现了高表达。Cry1在两种器官中均表现出明显的振荡,而Bmal1和Per2只在肝脏中明显振荡,但Clock失去了振荡。另外,Per1和Cry1基因在两种器官中出现了高表达,而Bmal1和Cry2仅在肝脏内高表达。由此可见,虽然脑的钟系统对冷刺激的敏感性要明显高于肝脏,但在低温驯化中脑内钟系统基本处于停止或处于无序状态,而肝脏钟系统却表现出强劲而有序的振荡。
其他文献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逐渐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希望。承德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新时代背景下,发展承德文化产业对建设"生
边缘是图像最基本的特征,包含图像中用于识别的有用信息,边缘检测是数字图像处理中基础而又重要的课题。文章具体考察了5种经典常用的边缘检测算子以及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提
<正>低年级写话是习作教学的起步,注重有序训练,能为学生迈开习作第一步打下坚实的基础。课标对低年级学生也有明确具体的要求。所以,笔者认为低年级的起步写话教学尤为重要
采用集成电路芯片DS1302和单片机AT89C2051对红外遥控智能时钟进行实现,完成了系统各模块接口电路的设计,并对系统的各功能模块进行编程实现。基于红外遥控的智能时钟除具有
目的:观察点按颈夹脊穴配合盒灸大椎穴对颈椎病颈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0例患者施行点按颈部夹脊穴每次10min,再盒灸大椎穴20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通
约束Hamilton系统理论在现代物理学中,特别是在量子场论中占有重要地位.该文在简述约束Hamilton系统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该系统在相空间中的正则对称性,并给出任意子
学位
随着企业的集团化和生产能力的规模化,对码垛机器人工作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性能、低成本的码垛机器人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针对企业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四自由度的混联码
企业在某一期限内盈利状况的优劣可以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同时也是该企业经营管理状况、产品销售状况、财务状况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反映。评估企业盈利能力的优劣,主要是通过
会议
功率放大器作为电路系统中将最终将信号传递给天线的关键角色,受到的各种损耗是最大的。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及作用的不可替代性,它的效率直接跟整个电路系统完全挂钩,怎样研
普通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由于在病灶区域不能可控快速释放药物而导致治疗效果下降,因此,能实现在时间和空间上可控释药的各种刺激响应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是近年来药物递送系统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