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毛泽东对外开放观为研究对象,力争梳理出马克思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一般规律;较系统回答毛泽东对外开放观的基本问题,即“什么是对外开放,怎样进行对外开放,为谁对外开放,为什么进行对外开放”;进一步回应所谓毛泽东是闭关锁国论者的争议;恰当总结毛泽东对外开放观的主要内容和历史经验。本文得出结论:毛泽东对外开放观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首先,在真理尺度层面,它是对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思潮的扬弃,是马克思主义对外开放思想中国化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其次,在价值尺度层面,它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党的领导下,致力于解放中国和发展中国,从根本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最终目的是为了走自己的路。文章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加以分析论证:第一部分,引言。通过对国内外学术界有关毛泽东对外开放观研究成果的梳理,总结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国外方面主要是分析论证严谨性不足。国内方面包括:第一,未对“毛泽东对外开放观”的科学性与“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中的局限性做正确区分;第二,没有从马克思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提出并回答毛泽东对外开放观的基本问题;第三,对斯大林的对外开放思想及其实践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研究;第四,对毛泽东对外开放观历史价值的探讨稍显薄弱;第五,对毛泽东“闭关锁国”问题缺少正反两方面的分析。本文的新意在于:以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尺度”思想为主要分析框架,对毛泽东对外开放观进行研究。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尺度”思想及其运用。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尺度”思想及其科学内涵,然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尺度”思想,分别从真理尺度层面和价值尺度层面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斯大林的对外开放思想及其实践,进行了一定的总结。第三部分,毛泽东对外开放观的真理尺度探析。从三个方面具体回答了毛泽东对外开放观“是什么”的问题。第一,毛泽东对外开放观是对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思潮的扬弃;第二,毛泽东对外开放观是马克思主义对外开放思想中国化的产物;第三,毛泽东对外开放观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第四部分,毛泽东对外开放观的价值尺度探析。从五个方面具体回答了毛泽东对外开放观“为什么”的问题。第一,党的领导是政治保证;第二,为人民服务是思想主线;第三,解放中国和发展中国是现实需要;第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根本指向;第五,走自己的路是最终结论。第五部分,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对外开放观。首先,正确理解毛泽东对外开放观的科学内涵,将毛泽东对外开放观与毛泽东思想、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其他领导人的理论贡献等作了正确区分。探讨了毛泽东对外开放观的历史价值,总结了毛泽东对外开放观的理论特点。其次,强调要继续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对外开放观,提出了毛泽东对外开放观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观的“源头活水”的历史地位。一方面,不忘老祖宗,从整体上把握毛泽东对外开放观,正确对待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中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开创新境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出新的理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