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已成为治疗血液等系统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目前对于G-CSF的动员机制还不清楚,临床上仍存在贫动员情况,即在HSC动员过程中不能成功动员HSC到周血,导致不能采集足够数量的CD34+细胞,进而导致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败,因此有必要对HSC动员的机制进行研究。本研究以G-CSF动员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健康供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低剂量G-CSF的动员效率,并观察G-CSF介导的动员中健康供者外周血血浆稳态和动员第4、第5、第6和第12天,VEGF,Tie-2,Ang-1,Ang-2动员前后浓度的变化,以及动员前后与CD34+细胞百分比、采集获得的CD34+细胞数的相关性。稳态骨髓、G-CSF骨髓Ang-1,Ang-2表达差异的变化,来进一步验证Ang/Tie-2在G-CSF介导的动员中的作用。结果:1低剂量G-CSF介导的动员CFU-GM产率和CD34+细胞比例均在第5天达到峰值(p<0.05),第4天次之(p<0.05),第6天再次之(p<0.05)。动员后采集物中第4至第6天CD34+细胞量于第5天达到峰值(p<0.05),第4天次之(p<0.05),第6天再次之(P<0.05),动员后采集物中第4至第6天获得MNC细胞数量也第5天达到峰值(p <0.05)。2 (1)动员后外周血游离Tie-2(sTie-2)浓度降低,并在第5天达到最低值(p<0.05)。其稳态和动员后第4、5、6及12天的浓度分别为:14.45±1.76(ng/)、12.03±1.77(ng/L)、8.3±1.80(ng/L)、11.63±1.78(ng/L)、14.12±1.71(ng/L)。(2)动员后外周血VEGF浓度天数增加,并在第5天达到最大值(p<0.05),动员后外周血浆VEGF浓度明显高于稳态(p<0.05)。其稳态和动员后第4、5、6及12天浓度分别为:65.53±47.78(ng/L)、153.98±56.02(ng/L)、204.94±56.98(ng/L)、132.21±52.17(ng/L)、60.25±51.12(ng/L)。3 sTie-2与动员第5天CD34+细胞比例、采集获得的CD34+细胞数呈负相关(p<0.05)。VEGF与CD34+细胞比例、动员第4至第6天采集获得的CD34+细胞数呈正相关(p<0.05)。而Ang-1、Ang-2与CD34+细胞比例、采集获得的CD34+细胞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4对骨髓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稳态骨髓组织沿骨内膜原始成骨细胞连续性表达Ang-1,而动员第五天Ang-1表达明显减弱。稳态骨髓组织和动员第五天Ang-2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1.低剂量G-CSF介导的动员最佳HSC动员时间为第5天,第4、5连续两天的采集效率优于第5、6天连续采集。2.动员后外周血中VEGF浓度升高,这可能会导致血管新生和骨重塑,血管新生和骨重塑有利于HSC动员的发生。3.动员后外周血sTie-2的下降和骨髓Ang-1在骨髓表达的下降会导致Ang-1/Tie-2信号减弱,可能会削弱HSC与周围基质细胞之间的趋化、黏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HSC从静止期进入增殖期,有利于HSC动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