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英语词汇的模糊性及其汉译策略

来源 :怀化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5621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1965年美国加州大学机电工程系和电子研究实验室的自动控制专家扎德发表了《模糊集》一文,揭开了科学研究模糊理论的新高潮。此后,乌尔曼(Ullmann, 1991)、张乔(1998)、伍铁平(1999)和查奈尔(Channell, 2000)等语言学家则把模糊集合理论应用到语言学中,展开了模糊语言研究的新篇章。模糊语言广泛地存在于法律英语中。法律语言的模糊性研究在词汇学、语义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和翻译等领域中如火如荼,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依据词汇学、语义学、语用学、翻译和模糊语言学等中的模糊语言研究成果为理论依据,以法律、法规中的模糊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依据廖美珍(2003)的“目的原则”,剖析和综合了模糊语言在法律英语中的语用功能:概括和准确功能、保护功能、礼貌功能、司法公正性功能和调节功能等。它使模糊语言立体地展现在法律话语和篇章中。第二、依据乌尔曼(Ullmann, 1962)对模糊语言属性特征的归类和界定,重点分析了模糊词汇在法律英语中的存在和生成形式,突破了以往对模糊词汇的简单归类和词性归类的局限性,从模糊词汇属性的角度把法律英语模糊词汇分为八类:法律术语、普通词汇转化为专业词汇、缩略词、情态动词、古语词、外来词、行话、两个或三个同源异形词的并用及同义词词列。它为法律工作者提供了法律模糊词汇分辨的依据。第三、基于对法律模糊语言语用功能和模糊词汇归类的分析,依据尤金·奈达(Nida, 1969)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探讨了模糊词汇翻译的对等翻译、“异化”翻译和模糊消除等三种翻译策略,并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其局限性,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研究的建议。法律英语模糊语言的五种特殊语用功能和模糊词汇的八种存在形式的研究结论,有利于法律工作者和非法律工作者在立法和司法中更恰当地理解和利用模糊语言。法律英语中模糊语言的翻译标准和策略,在某种程度上为法律的跨法系和跨文化交流提供了借鉴作用。该研究旨在促进法律英语使用者对法律英语模糊词汇的全面了解和认识,倡导法律工作者对法律英语中的模糊词汇在立法语言和司法语言中的重视,进而指导我们在法律英语环境中对模糊词汇的合理使用和翻译。
其他文献
听损儿童语言训练是发展听损儿童语言能力的一项重要活动。基于建构主义情境教学模式,改进听损儿童语言训练的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听损儿童的语言能力和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本文
90年代,澳门政府对教师教育及培训倾以较大的关注,颁布了三项专门的法令,对幼稚园及中小学教师资格、教学人员的权利、义务、工作条件,教师培训作了原则性的规定。这些法令对
考古证明戒指早在原始社会就已出现。"戒指"的称法至早在明代才出现,另有指环、约指、代指、手记、驱环等不同称法。古代戒指可以戴在手指上,也可系在衣带上。戒指的制作材料
本研究采用HPLC法测定了贺兰山东麓干红葡萄酒在瓶储陈酿2年内酚类物质的含量,同时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了CIELab、WCP、PPC等葡萄酒颜色特征指标;考察了酚类物质和颜色的变化
高新区与城市的协调互动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城市发展离不开高新区的引领和带动,高新区发展需以城市的基础条件为依托。文章认为,高新区应
现代语言学的研究发端于索绪尔,然而索绪尔提出的“组合与聚合”、语言的“任意性”等概念,中国先秦时期的“名家”学者早就进行过深刻的思考,并提出许多相应的命题。但是由
近些年来,人脸表情识别(Face Expression Recognition,FER)已经成为模式识别以及机器视觉领域中极具挑战性和深远意义的研究内容,人脸表情识别是指通过计算机分析特定的面部表情变化,进而让计算机了解其内心真实情绪,是实现智能人机交互等具有实际意义的应用成果。目前这项技术仍然处在研究阶段,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人员不断的深入研究才能解决。本文阐述了表情识别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
借助Midas/Civil建立合理动力全桥模型,结合梁自锚式悬索桥自振特性规律,虚设一座相同参数的地锚式进行比较,探讨恒载集度、主梁刚度、桥塔刚度、主缆抗拉刚度、吊索抗拉刚度
目的:介绍PINPOINT系统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中精准切除的应用经验。方法:7例肾肿瘤患者(1例完全内生性肿瘤)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完全游离肾脏后,静脉注入吲哚青绿(ICG),观
民族风情旅游与乡村游的兴起有利于贺州鹅塘土瑶聚居区旅游资源的开发,贺州应发挥少数民族风情游与乡村游相结合的加乘效应,本着错位竞争的思维以多种方式开发鹅塘的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