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正面临着高投入、低效益和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那么运用什么样的科学理论对其进行指导和改造,使其高效、可持续地发展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的“循环农业”理念正为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改造指明了方向。循环型农业是以循环经济理论指导农业生产的一种经济模式,它不仅被赋予了科学的内涵,而且在与传统农业理念和现代农业理念相比中,既具有由科学理论作为支撑的优势,又具有使经济和生态效益双重实现,以及带动工业、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主要特征。对此,全国各地依据循环型农业建设的3R基本原则和四点实践要求,开展了广泛的循环农业实践。具体来说,各地的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主要有基于农业生产特征划分的和基于产业链复杂程度划分的两类模式,而其中的每一个特色模式也都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所以各地域必须要结合本区域的优势条件,摆脱某些模式的局限性,从社会、政府和经营主体三个层面着手促进我国循环型农业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