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化工废水是一种成分复杂,难降解的废水。煤化工废水因其悬浮物浓度较高,色度大等特点,使得其需要通过加入絮凝剂来处理。而常规的化学絮凝剂在处理的同时也带来了二次污染,因此本研究以微生物作为絮凝剂来对煤化工废水进行处理。本研究从中北大学生活污水和北京市某煤矿产生的煤化工废水中共筛选出6株菌体。通过测验这6种菌体的絮凝活性筛选出了2种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将这2种菌进行不同浓度煤化工废水的耐受性实验,筛选出了一株可絮凝煤化工废水并在煤化工废水中存活的絮凝剂产生菌MBFS1。本研究考察了不同单因素对微生物的培养条件以及废水处理条件的影响。针对微生物培养成本高的问题,本研究在不同的有机废水适当的加入碳氮源来作为菌株的培养液。此后,对菌株MBFS1的絮凝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单因素条件优化以及响应面分析得出,菌株MBFS1的最佳培养条件:培养基pH为7、培养时间为24h、培养温度为25℃,絮凝率达98.86%;煤化工废水处理的最佳条件:菌种投加量为2mL、废水p H为5、阳离子助凝剂为Ca2+、助凝剂最佳投加量为5mL,絮凝率达99.13%,COD去除率达72.56%。以啤酒废水作为廉价培养基时:体积分数为60%、最佳氮源为尿素、无需添加碳源。以酿醋废水作为廉价培养基时:体积分数为80%、最佳氮源为氯化铵、无需添加碳源。以豆腐废水作为廉价培养基时:体积分数为100%,无需添加碳氮源。综合成本分析,以豆腐废水培养菌株MBFS1来对煤化工废水进行处理,絮凝率达98.08%,COD去除率达72.05%,色度去除率达97.25%。经分析,发现在絮凝体系中起作用的主要是MBFS1的胞外分泌物,MBFS1菌体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多糖。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得知絮凝剂中含有-OH和-COOH等官能团。测定煤化工废水处理前后的Zeta电位,发现Zeta电位值有所降低,这是压缩双电层的结果。综合分析,絮凝过程是吸附架桥、电性中和、压缩双电层以及沉淀网捕共同作用的过程。本研究以有机废水作为培养基培养的菌株在对煤化工废水进行处理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达到了以废治废的目地,使混凝法处理煤化工废水研究取得了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