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相光伏的多逆变器并联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2010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传统能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日渐恶化,新能源以分布式发电形式进入电力市场,其战略地位也日益凸显。其中,光伏发电技术以其独具的优势在新能源家族中异军突起,发展前景乐观,正在成为未来主导的发电方式之一。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对电力需求的日益增加,单台光伏发电装置已经显示出其局限性,不再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加之电力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光伏发电技术正朝着大功率、高安全性的并联运行方向发展,因此,多逆变器并联控制方法的研究就显示出非凡的价值和超远的意义。本文以基于单相光伏逆变器的多逆变器并联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单相光伏逆变器的建模入手,设计了其主电路参数及解耦控制策略。并以含两台单相光伏逆变器的并联系统为例,通过建立其等效电路,对多逆变器并联运行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阻抗的下垂控制策略,并设计了下垂控制器和虚拟阻抗环。接下来,针对微电网公共连接点的电能质量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孤岛模式下的电压波形改善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特征次微电网谐波电压反馈环节来实时调整并联逆变器的等效输出阻抗,从而有利于降低并网点谐波含量,改善微电网的电压基准,有效提高逆变器输出电压质量。文中分析了电压波形改善方法的原理,并针对传统下垂控制存在稳定性和动态性不足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下垂控制方法。同时,本文还设计了多环电压控制器,给出了多逆变器并联运行的整体控制策略,分析了不同电压谐波补偿参数对系统的影响。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中搭建了带非线性负载、额定功率为2k W的两台逆变器并联运行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上述电压波形改善方法的有效性。最后,本文设计了带非线性负载的多逆变并联系统实验平台。文中详细介绍了实验平台控制系统的主要硬件电路设计,软件功能的整体结构以及关键子程序的流程图,并在实验室样机上对本文所提两种控制方案进行了验证,对比分析了这两种方案对逆变器电压波形改善效果、环流抑制以及电能质量的影响。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所提电压波形改善方法在不加剧环流的前提下,可明显改善多逆变器并联系统的输出电压波形,提高电能质量,有效增强多逆变器并联系统带非线性负载的能力。
其他文献
提高系统电压稳定水平,防止电压崩溃事故的发生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必须考虑的问题。FACTS作为电力系统中的一种新兴技术,由于具有快速灵活的控制能力,对电力系统的高效柔性运行
本文以全数字化控制下400Hz 单相逆变器为研究对象,针对重复控制算法动态响应特性较差的问题,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讨论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谐振环节,半波重复控制,和电压电流双环控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其发展应当与国家的经济建设相协调。传统上,电力工业投资规模巨大,因此合理地进行电力系统规划可以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年来,电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是在微纳米尺度进行科学研究时普遍使用的一种测量仪器。普通国产原子力显微镜使用压电扫描管扫描样品,因而扫描范围偏小,不能很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土木建筑结构的加固补强工程。与其他加固方法相比,它具有高效、高强、轻质、高弹模、耐腐蚀、施工方便等特点。然而,现在被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