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全氟辛烷磺酸(PFOS)化学稳定性及其广泛的生产和使用,已造成严重的环境累积和污染,再加上其较强的生物蓄积性,导致其在人体内亦可检测到,成为继有机氯农药、二噁英之后引起高度重视的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FOS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已经成为环境科学和毒理学的研究热点,尤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备受国际社会关注,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以国际上公认的研究水环境污染的大型溞作为受试生物,利用急性毒性试验和慢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PFOS单一污染及与2,2’,4,4’-四溴二苯醚(BDE-47)联合污染时对大型溞的生长、繁殖和酶活性代谢影响,探索PFOS的急性和慢性毒性作用的大小,以期为水环境中PFOS的污染检测和水环境污染防治提供依据。本研究包括急性试验和慢性试验两部分,急性试验以活动半抑制率(EC50)和心率作为评价终点,慢性试验以繁殖参数、谷胱甘肽转移酶(GST)、过氧化氢酶(CAT)、乙酰胆碱酯酶(ChE)三种酶活性作为评价终点。EC50和繁殖参数都是OECD中传统的参数,心率只用于医学和较大水生生物的毒理研究中,未曾用于大型溞的生态效应研究中。PFOS对GST、CAT、ChE三种酶的影响还未曾有人涉及,通过本研究可以证实,心率、抗氧化酶类和神经酶类都可以很好的评价PFOS对大型溞的生态效应,而且通过第10d和第21d三种酶活性的测定之后,可以研究不同暴露时间下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关于PFOS和BDE-47的联合污染仅限于对大鼠甲状腺激素影响的一篇报道,对于大型溞的联合污染还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试验证明PFOS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属于中级;对其心率有显著的刺激作用;对繁殖参数影响比较大,剧烈减少每只母溞的产仔总数;对GST酶活性是显著抑制作用;对CAT酶活性基本上也是抑制作用,虽然有诱导过程,但不显著;在21d慢性暴露时,对ChE酶有诱导也有抑制过程,抑制过程显著,诱导过程不显著。通过PFOS和BDE-47联合污染试验得出结论:两者除在特殊浓度PFOS为4mg/L和联合作用不明显的浓度组合外,其它均表现为拮抗或显著拮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