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住宅产业逐渐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由于我国住宅产业起步晚,住宅产业化程度不高,当前已不能完全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研究如何提高住宅产业市场化程度,推行集约型工业化住宅,提高住宅品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住宅消费需求,走住宅一体化的道路——住宅产业化,大力发展工业化住宅产品,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学术界和政府主管部门对工业化住宅产品的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市场评价仅是从定性的角度,缺乏客观、实际的市场发展战略理论和方法。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外住宅产业发展现状的阐述、分析,并对我国工业化住宅产品未来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运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市场战略理论,探讨了现阶段开拓我国工业化住宅产品的市场发展战略,对实现住宅产业工业化、市场化发展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综合运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市场竞争力比较分析,实证和规范研究等方法,把我国住宅市场的供给、需求和住宅产业发展政策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我国住宅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国外住宅产业发展的差距,明确我国工业化住宅产品市场发展的方向、市场战略模式等。 作者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而入手: 一是追溯我国住宅建设发展情况,提出问题,找出差距。 我国原有的住宅建设方式受计划经济体制与落后生产力的影响,秦砖汉瓦、手工操作、现场施工、建筑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住宅质量难以保证,住宅建设工业化程度低,施工以现场手工作业为主,生产效率低,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建筑材料、设备及住宅部品的供应,没有形成技术先进、规范生产、系列化配套的社会化供应体系,这种状况导致住宅质量不高,设备通用性差,性能成本比不合理、建设资源浪费等,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住房品质的要求。 二是提倡集约型的工业化住宅,推行工业化住宅产品及其产业化运作为切入点。 通过工业化住宅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定位,阐述工业化住宅在我国建筑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