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视野下的户口迁移制度研究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uitto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北京律师程海提起了我国户口迁移的第一案,对我国长期以来户口迁移制度的法律规定提出了质疑。这起具有时代特点的案件引发了国内理论界和学术界对户口迁移自由的进一步讨论,制定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户籍法》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迁移自由在理论和司法实践界一直被视为一项基本人权,在世界各国法律中多有体现,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了公民自由迁移的权利。1958年我国第一部具有公民户口迁移性质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颁布出台,其中的一些条款对公民的户口迁移做了一些限制性规定,在历次宪法修改和法律法规修缮过程中,对户口迁移的限制性并未消除,这些规定施行至今,积弊已久。现行的户口迁移规定逐渐与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方向相悖,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现行户口迁移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它削弱了人力资源的正常流动,人力作为当今社会一种重要的资源,对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利用户口迁移制度来限制人口的自由流动,势必会阻碍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不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因此,笔者认为,户口迁移法律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以户口迁移案件为切入口,从理论角度引出对当前户口迁移制度的热议,紧接着从历史和现实对比的角度回顾了我国户口迁移制度的变迁,从历史变迁中概括出我国户口迁移的特点,结合我国实践再通过辩证分析的方法分析户口迁移制度立法、司法和执法等问题,随后带着问题向境外(美国、西欧国家、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人口迁移先进制度取经,通过比较找出我国户口迁移制度的不足以及发展方向,进而得出户口迁移自由入宪是当今世界发展方向,成为我国当今社会发展之需,符合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精神,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随后对建立户籍法的可能性及户籍法建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逐步引导户口迁移制度向更宽松的模式转变,同时关注户口迁移制度的行政和司法保障,通过深入分析户口迁移在执法和司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探讨通过司法途径救济涉诉公民,并通过对相关行政执法制度和司法保障制度进行完善,在制度方面为公民户口迁移自由提供更多的保障。
其他文献
基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对出现在中国高中学生英语作文中的动词与名词搭配错误进行了相关研究。在《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中,共有十一种主要错误被标注,其中搭配错
本文针对超磁致伸缩材料(GMM)在微型管道机器人领域的高效无线供电的理论与应用问题,提出电磁-机械同步共振无线电能传输与转换方法。首先深入探索无线电能传输的前提与关键,然
上个世纪末,中国就已经进入大众化高等艺术教育阶段。按照马丁.特罗教授大众化教育理论,当毛入学率达到15%时,高等教育即进入大众化阶段。各高校应事先做好预判并相应调整,诸如办
众所周知,我国已经成为考试大国.目前,中考是初中生升学的主要评价方式,是初中生能否进入高级中学继续学习的重要依据,也是对学校教育非常重要的考核方面.中考成绩不仅是学校和老
当前,中国同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一样,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贫困问题,而且二者往往相伴而生,处于交织状态。这严重威胁着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着和谐社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的创新成为一国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知识的载体-人力资源也成为国家和企业的争夺对象。这一时期人力资源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企业的重视,而在理论
知情同意权是患者的一项重要的权利,保护和行使该权利,有利于实现有效的医患沟通,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构建和谐社会。我国当前医患关系总体上来说良好,但局部的医患冲突,也不容忽视
在运用学案实施教学终成燎原之势的大背景下,本文主要采用教育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比较研究法,提出了主体探究型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策略,试图为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提供有效指导
语言迁移一直是二语习得领域内的热点,语言学习者的母语对外语学习有重大影响,它包括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写作对大多数外语学习者是难点,许多国内外研究者都探索过外语写作中
沃格尔是美国知名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她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解放理论对妇女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程度的代表性。特别在社会再生产的意义上,沃格尔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