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创”战略背景下,集中力量推动高科技企业创新发展,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以应对我国创新基础不牢、关键领域受制于人、核心技术被“卡脖子”的创新挑战显得尤为迫切。充足的资金来源是高科技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核心驱动力。高科技企业作为资本密集度及技术密集度高的高效益创新主体,对资金的需求更为迫切。然而,出于创新活动天然具有的投入高、不确定性强等特性,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往往难以获得充足的创新资源,导致企业缺乏创新热情,创新意愿不高,不利于后续创新成果转化,从而导致企业创新效率低下。政府和市场作为企业外部资金来源的两大主体,应当发挥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作用,优化金融资源在高科技企业中的配置,为企业创新活动持续开展提供有效保障。这一现实背景下,作为企业外部资金的两大来源,探讨金融支持、政府补贴对我国高科技企业创新的真实影响与作用路径,不仅有利于合理分配和利用政府补贴,还益于政府发挥作用引导金融这一创新要素在产业间进行合理配置这一政策目标的实现。在释放创新活力,提升我国高科技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现有关于政府补贴、金融支持与企业创新的研究多从两两关系入手,探究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金融支持与企业创新、政府补贴与金融支持的关系,将政府与市场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割裂看待。同时,由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的不同,学术界对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金融支持与企业创新、政府补贴与金融支持间的关系始终存在争议。因此,本文将金融支持、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放在同一个框架中,同时研究二者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首先,本文对现有文献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归纳整合,在创新理论、信号传递理论、金融功能理论等理论基础上,剖析了金融支持、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其次,提出从创新意愿、创新水平、创新效率三个维度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使用DEA方法对我国高科技上市企业的创新效率做出了测度,并基于本文选择的三个维度对我国高科技企业创新的研发创新情况进行了深入刻画。然后,本文以2009-2020年为研究窗口,整理了我国2922家A股高科技上市企业在政府补贴、研发创新、财务特征方面的数据,得到14259个有效样本用于实证检验。实证部分主要考察金融支持、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以及政府补贴在金融支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中发挥的作用,除进行稳健性检验外,还进一步区分产权性质、企业规模、地区进行异质性检验。在此基础上,检验了金融支持影响企业创新的融资约束机制和风险承担机制,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金融支持和政府补贴对高科技企业的创新意愿、创新水平和创新效率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政府补贴可以显著提升高科技企业的金融支持水平,在引导金融要素流入高科技企业中发挥有效作用。(3)政府补贴在金融支持影响高科技企业创新意愿中未表现出明显的调节作用,但能强化了金融支持对企业创新水平和创新效率的影响。(4)政府补贴对金融支持与企业创新的调节作用在不同产权性质、不同规模大小、不同地区间的企业中均存在显著差异。在非国有高科技企业、大规模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中,政府补贴在金融支持影响高科技企业创新中表现出更强的正向调节作用。(5)金融支持能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风险承担水平两条路径对高科技企业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从政府、市场、企业三个视角提出建议:(1)政府应当实行差异化的政府补贴政策,并建立政府补贴的激励约束机制,制定合理的补贴区间,合理引导金融要素流向高科技企业,发挥“有为政府”协同“有效市场”的作用。(2)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打通企业的资金链条,激发企业的创新意愿,推动创新成果转化,提升创新效率;加快中西部地区金融市场建设,培育良好的创新环境,促进我国高科技企业创新的顺畅、持续、均衡发展。(3)企业应当合理配置自身拥有的创新资源,加强对资金的运用和管理,提升信息披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