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演剧的发展,与礼乐制度有密切的关系,然而目前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并不多见。目前对明中期演剧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南戏复兴、传奇兴起这一现象的研究,将演剧归于礼乐制度之下,进而加以整体观照的研究则还不多见。然而对古人而言,演剧实为礼乐的一环,礼乐制度的变迁对演剧的嬗变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试从“成化四谏”入手,勾勒明中期礼乐制度的变迁史,进而展现演剧嬗变过程。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先交代了正统以来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明确明中期复古乐思潮的制度背景;进而详考“成化四谏”这一事件的过程及意义,以体现该事件对明中期文人士大夫复古乐思潮的深远影响。最后考订成化时期在朝士大夫反俗乐、复古乐的具体作为,以展现成化时期复古乐思潮兴起的具体史实。第二章通过梳理弘治时期在朝士大夫的礼乐谏言,展现该时期复古乐思潮的兴盛。早在孝宗继位之初,丘濬即上《大学衍义补》以展望新朝的礼乐更张。在《大学衍义补》一书中,丘濬对“明礼乐”之事进行了系统阐释,且对复古乐进行了详细的辨明与论述,并且关注到了今之乐即南北曲在复古乐中的重要作用。丘濬以后,在朝士大夫复古乐的谏言不绝于史,复古乐的思潮进一步繁兴。第三章以毁淫祠为显例,梳理了成、弘时期在野士大夫响应中央诏令,纷纷在地方毁淫祠的具体发展脉络,以此展现士大夫在地方上的礼乐自任。其中,吴中士大夫的毁淫祠现象比较突出,对勾勒毁淫祠的具体发展过程具有重要作用。至此,成、弘士大夫复古乐的具体发展过程得以凸显。第四章对正德一朝的礼乐制作进行了阐述,突出了武宗对礼乐制作的重要影响。进而揭示了从成化开始,雅乐渐衰、俗乐渐兴的历史变化,这一过程,正是演剧在古与今、雅与俗的嬗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