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的小说价值及发现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ish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经典作品之一。作为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品,《世说新语》自问世起就备受关注和喜爱,但是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被当作史籍看待,并没有被当成小说进行阅读和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世说新语》成书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材料来源和文本的分析,挖掘其固有的小说因素,窥探作者的文学观念;然后通过考察其流传过程中的笺注、评价、引用和仿续等接受情况,特别是刘辰翁的评点,探讨其小说价值的发现,说明刘辰翁的评点初步揭示出了《世说新语》的小说特征,拓宽了它的阅读视野。同时,对明清的小说评点和小说理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全文分引论、正文、余论三个部分。引论部分主要通过考察中国古代“小说”的语源义及其演变,说明其与现当代意义上的小说概念的区别,并简述本选题的意义。正文部分分三章。第一章,论《世说》的成书及文体之变。主要分三节论述:第一节,考察文史合流过程中史学对《世说》的影响。《世说》体例脱胎于子书,叙事方法兼受子史两个方面的影响,但是它既摒弃了子书论谏的性质,又破除了史书的叙事俗套。第二节,通过考察“裴氏学”与两晋的文学观念,论述实录观念在当时所受到的冲击,说明《世说》小说因素的形成并非偶然。第三节,探讨《世说》所包含的小说因素。第二章,论站在史家角度对《世说》的笺注、批评和仿续。分三节论述:第一节,考察敬胤注和刘孝标注,说明其笺注的重点是站在史家角度上辨别材料的真伪。第二节,考察刘知几的批评,论述其虽然发现了《世说》虚诞的特点,但是其立场仍然是站在史家上面,对《世说》不实之处大加挞伐。第三节,考察唐宋两代对《世说》的仿续作品,说明这些作者的出发点是补史之阙,仍然是用史家的观点看待《世说》。本章通过三个方面的考察,意在说明至迟到宋元之际,还没有人发现《世说》的小说价值。第三章,论宋代《世说》的研究、评点与小说价值的发现。仍分三节论述。第一节,通过分析汪藻的《世说叙录》的研究角度和学术价值,说明汪藻主要从史料和目录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对《世说》的艺术性基本没有涉及。第二节,考察刘应登的评点。刘应登的评点虽有解疑、补注和纠错之功,但对《世说》的艺术性很少关注。第三节,是本文的重点之一,通过考察刘辰翁评点中对《世说》虚构情节、夸饰人物言行、塑造人物形象等小说特性的明确认识,说明刘辰翁首次站在小说的角度评点《世说》,发现了《世说》的小说价值,使得后人不再仅仅从史料学的角度看待《世说》,开始从小说的角度阅读它,研究它,从而拓宽了《世说》的阅读视野。余论部分通过对宋元之后《世说》评点及通俗小说的评点的简略考察,以凸现刘辰翁评点超越时代的意义和对通俗小说评点的影响,并为全文作结。
其他文献
<正>《未来学家》杂志近期发表了一篇以“遗传学的发展前景”为题的署名文章,对遗传学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各方面影响进行了评论。 文章首先指出,21世纪可能被证明是基因时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简单介绍了含氮氧化物废气的主要控制方法,重点描述了烟气脱硝技术及原理,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选择性非催化还原,炽热碳还原法,电子束照射法,溶液吸收法等,并阐述了烟气脱硝
目的:研究数字化牙片X线摄影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IRONA数字化牙片机设备,对200例患者的256颗牙齿行根尖片拍摄。结果:与根尖片传统摄影比较,投照时垂直角度要不同程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来源于终末分化的B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在造血系统肿瘤中占10%,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属于中老年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以骨髓中浆细胞的克
化感作用是植物与藻类竞争的重要手段。本论文以广玉兰、黄杨、龙爪槐三种外来植物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作用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铜绿微囊藻的方法,证明了三种木本植物对本
收集114例胃癌病例、60例慢性胃病病例和25例正常对照者,选择胃癌流行病学与病因学上有关指标及临床体征、大便隐血等61项因素,根据模式识别原理建立程序在计算机上经自学后
该文先介绍与三角形有关的一个线段比定理,然后举例说明其应用.定理如图1,在△ABC中,D为BC上不与点B、C重合的任意一点,任作一直线(不过点A)分别交AB、AD、AC于点E、O、F,则(
神经网络图像压缩是图像压缩和神经网络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基于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压缩算法在神经网络压缩算法中最有代表性。本文结合国家某科研项目对该类算法的硬件
本文对3-RRRT并联机器人在运动学及动力学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主要涉及的内容有:3-RRRT并联机器人位置分析、运动学分析以及3-RRRT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问题的建模及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