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工文学”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学现象,它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南下“打工潮”现象密切相关。然而,这种文学现象长期以来为学界忽视。郑小琼作为21世纪的打工诗人,其诗歌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惊人的,她的出现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打工文学”正式进入主流文坛的视野。本文拟结合“打工文学”这一背景,对郑小琼的身世及其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等方面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对象,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等。第二章在探讨郑小琼的人生经历和创作成果的基础上,引出一系列问题,诸如,身份转变的原因问题,命名问题和普适性问题。笔者认为,郑小琼身份转变是内外因共同驱动的结果,既有自身努力的动因,也有时代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命名问题牵涉到名实关系的探讨,认为把诗人称为“珠三角外来打工女诗人”比较公允可靠。郑小琼诗歌创作和成名现象在性别、受教育程度和诗歌本体上等方面都不具有普适性。第三章论述了郑小琼诗歌的思想内容,笔者在对郑小琼诗歌分类的基础上展开对其诗歌思想性的探究,认为郑小琼诗歌具有紧贴底层、抵制异化、积极乐观、思念故土、追求真理等思想内容。第四章论述了郑小琼诗歌的艺术特色,笔者分别从语言、手法、结构、风格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笔者认为:第一,在语言上,郑小琼诗歌善用基本词汇和反常句。第二,从手法方面看,(1)郑小琼诗歌善用比喻、拟人、反复、排比等几种修辞手法;(2)象征和反讽是郑小琼诗歌比较突出的表现手法;(3)善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第三,从结构方面看,郑小琼诗歌具有对比反差效果强烈和善用超语言要素的特点;第四,从风格方面看,郑小琼诗歌具有气势如虹、情感多元、粗粝凝重、诗如其人的特点。笔者拟在风格特色方面对于前面所阐发的各种艺术特色作总结说明、补充阐释和升华深化,使该部分浑然一体。第五章从郑小琼诗歌创作的微观维度过渡到“打工文学”发展的宏观维度,探讨了“打工现象”和“打工文学”的成因,“打工文学”的发展概况和现状,以及促进“打工文学”发展的建议和措施。最后,探讨了郑小琼诗歌的影响,在社会、文学和文化层面上揭示出郑小琼诗歌创作和“打工文学”发展的关系。